题目内容
13.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F3和BN,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B2O3制备BN的化学方程式是B2O3+2NH3$\frac{\underline{\;高温\;}}{\;}$2BN+3H2O;
(2)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BF4-中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lmolNH4BF4含有的配位键个数为2NA;
(3)在与石墨结构相似的六方氮化硼晶体中,层间作用力为范德华力;
(4)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硬度与金刚石相当,晶胞边长为361.5pm,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含有氮原子、硼原子个数总数为8个,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frac{25×4}{(361.5×1{0}^{-10})^{3}{N}_{A}}$g/c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
分析 (1)由工艺流程可知,B2O3与NH3反应生成BN,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还有水生成;
(2)计算价层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杂化轨道数目等于价层电子对数;NH4BF4中NH4+和BF4-各含有1个配位键;
(3)层间作用力为范德华力;
(4)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叫做晶胞;金刚石晶胞是立方体,其中8个顶点有8个碳原子,6个面各有6个碳原子,立方体内部还有4个碳原子,所以金刚石的一个晶胞中含有的碳原子数=8×$\frac{1}{8}$+6×$\frac{1}{2}$+4=8,因此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应该含有4个N和4个B原子.一个晶胞中的质量为 $\frac{25g}{{N}_{A}}$,一个立方氮化硼晶胞的体积是(361.5pm)3,根据ρ=$\frac{m}{V}$计算密度;因此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 $\frac{25×4}{(361.5×1{0}^{-10})^{3}{N}_{A}}$g•cm-3.
解答 解:(1)由工艺流程可知,B2O3与NH3反应生成BN,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还有水生成,反应方程式为:B2O3+2NH3$\frac{\underline{\;高温\;}}{\;}$2BN+3H2O,
故答案为:B2O3+2NH3$\frac{\underline{\;高温\;}}{\;}$2BN+3H2O;
(2)BF4-中B原子的价层电子对=4+$\frac{1}{2}$(3+1-1×4)=4,为sp3杂化,NH4BF4中NH4+和BF4-各含有1个配位键,则lmolNH4BF4含有的配位键个数为2NA,故答案为:sp3杂化;2NA;
(3)在与石墨结构相似的六方氮化硼晶体中,层内B原子与N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共价键,层间作用力为范德华力,
故答案为:范德华力;
(4)根据金刚石的结构可以判断出金刚石的一个晶胞中含有的碳原子数=8×$\frac{1}{8}$+6×$\frac{1}{2}$+4=8,因此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应该含有4个N和4个B原子.一个晶胞中的质量为 $\frac{25g}{{N}_{A}}$,一个立方氮化硼晶胞的体积是(361.5pm)3,一个立方氮化硼晶胞的体积是(361.5pm)3,根据ρ=$\frac{m}{V}$计算密度;因此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 $\frac{25×4}{(361.5×1{0}^{-10})^{3}{N}_{A}}$g•cm-3,
故答案为:8; $\frac{25×4}{(361.5×1{0}^{-10})^{3}{N}_{A}}$.
点评 本题是对物质结构的考查,考查较为全面,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涉及杂化类型的判断以及有关晶体的计算,(4)中关键是对金刚石晶胞的识记、理解,题目难度中等.
①丁烷;
②2-甲基丙烷;
③四氯化碳;
④甲烷;
⑤丙烷.
A. | ①>②>③>④>⑤ | B. | ②>③>⑤>④>① | C. | ③>①>②>⑤>④ | D. | ④>⑤>②>①>③ |
CH3CH2OH$→_{170℃}^{H_{2}SO_{4}(浓)}$CH2=CH2
CH2=CH2+Br2→BrCH2CH2Br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水生成乙醚.
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 1,2-二溴乙烷 | 乙醚 | 液溴 | |
状态 | 无色液体 | 无色液体 | 无色液体 | 红色发烟液体 |
密度/g•cm-3 | 0.79 | 2.2 | 0.71 | 3.12 |
沸点/℃ | 78.5 | 132 | 34.6 | 58.8 |
熔点/℃ | -l30 | 9 | -1l6 | -7.2 |
(1)在此制备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 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c;(单选;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引发反应 b.加快反应速度 c.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d.防止乙醇挥发
(2)在装置C中应加入d,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单选;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b.浓硫酸c.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3)判断该D装置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溴水完全褪色;
(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下层(填“上”、“下”);
(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d洗涤除去;(单选;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乙醇 c.碘化钠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蒸馏的方法除去;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避免溴大量挥;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产品1,2-二溴乙烷的熔点低,过度冷却会凝固而堵塞导管.
(1)一份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到沉淀6.63g,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仍有4.66g沉淀;
(2)另一份固体与过量的NaOH固体混合后充分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0.672L(标准状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固体中只含有NH4+、Cl-、CO32-、SO42- | |
B. | 该固体中一定没有Cu2+、Na+、Ba2+、Cl- | |
C. | 该固体中一定含有NH4+、Na+、CO32-、SO42- | |
D. | 根据以上实验,无法确定该固体中含有Na+ |
A. | 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 |
B.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NH3、H2O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2:3 | |
C. | 反应中生成4mol NH3时转移4mole - | |
D. |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为3:1 |
A. | 用甲干燥Cl2 | B. | 用乙除去CO2中的HCl | ||
C. | 用丙配制一定浓度的H2SO4 | D. | 用丁收集一瓶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