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Si、P、S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
B. 价电子排布为3d64s2的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ⅧB族,是d区元素
C. 2p和3p轨道形状均为哑铃形,能量不相等
D. 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图:
【答案】C
【解析】
A、同一周期内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在总体增大的趋势中有些曲折。当外围电子在能量相等的轨道上半满(p3, d5, f7)或全满(p6, d10, f14)结构时,原子的能量较低,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较大。特例是第ⅡA族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第ⅢA族,第ⅤA族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第ⅥA族。所以Si的第一电离能应大于P第一电离能,的故A错误;B、价电子排布为3d64s2的元素,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Ⅷ族,是d区元素,故B错误;C、离原子核越远,能量越高,2p轨道能量低于3p,故C正确;D、利用“洪特规则”可知最外层电子排布图错误,应为,故D错误;故选C。
【题目】Ⅰ.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已知X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且与R同周期。
元素代号 | X | Y | Z | M | R |
原子半径/nm | 0.186 | 0.102 | 0.075 | 0.074 | 0.143 |
主要化合价 | +1 | +6 -2 | +5 -3 | -2 | +3 |
(1)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
(2)X与Y按原子个数比2∶1构成的物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所含化学键类型_________。
(3)X+、 Y2-、M2-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YM2通入FeCl3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如下图转化关系:
(1)若B为白色胶状不溶物,则A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B溶液中滴加铁氰化钾溶液会产生特征蓝色沉淀,则A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题目】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 | 密度/(g/cm3) | 沸点/℃ | 溶解性 | |
环己醇 | 100 | 0.9618 | 161 | 微溶于水 |
环己烯 | 82 | 0.8102 | 83 | 难溶于水 |
合成反应:
在a中加入20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mL浓H2SO4 。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温度不超过90℃。
分离提纯:
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流漏斗中,分别利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CaCl2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纯净环己烯10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是_____。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立即补加 B.冷却后补加 C.不需补加 D.重新配料
(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________,在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________(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
(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圆底烧瓶 B.温度计 C.吸滤瓶 D.球形冷凝管 E.接收器
(7)本实验中所得的环己烯的产率是________ (填正确答案的标号)。
A.41% B.50% C.61% D.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