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已知乙酸丁酯的沸点℃124~126,反应温度115~125℃),其反应装置应选择(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A.该装置采用的是水浴,反应温度不超过100℃,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反应需要反应温度为115~125℃,而水浴加热适合温度低于100℃的反应,故A错误;
B.该装置采用长导管可起冷凝易挥发的乙酸和丁醇,但采用水浴,反应温度不超过100℃,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反应需要反应温度为115~125℃,而水浴加热适合温度低于100℃的反应,故B错误;
C.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原料乙酸和丁醇易挥发,为了避免反应物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应设计冷凝回流装置,而该装置无冷凝装置,故C错误;
D.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原料乙酸和丁醇易挥发,当有易挥发的液体反应物时,为了避免反应物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要在发生装置设计冷凝回流装置,使该物质通过冷凝后由气态恢复为液态,从而回流并收集.实验室可通过在发生装置安装长玻璃管或冷凝回流管等实现,该装置符合这些要求,故D正确;
故选D.
【题目】表是A、B、C、D、E五种有机物的有关信息:
A | B | C | D | E |
①能使溴水褪色 | ①由C、H两 | 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 ①相对分子质量 | 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物质C是(填名称);写出在一定条件下,A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
(2)A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分子F,与F在分子组成和结构上相似的有机物有一大类(俗称“同系物”),它们均符合通式 . 当n=时,这类有机物开始出现同分异构体.
(3)B具有的性质是(填序号). ①无色无味液体 ②有毒 ③不溶于水 ④密度比水大
⑤任何条件下不与氢气反应 ⑥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均褪色
写出在浓硫酸作用下,B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由C氧化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 .
(5)C与E反应能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酯,该反应类型为;其化学方程式为: .
【题目】有三份白色固体分别为碳酸钠、碳酸氢钠及二者的混合物。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对其进行相关实验和探究。
I.甲组同学采用加热的方法确定其成分。
(1)除托盘天平、药匙、三脚架、泥三角、玻璃棒和干燥器外,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实验仪器有_________。
(2)该小组同学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样品m1g,多次加热、冷却、称量直至恒重,质量为m2g。依据得出结论,请完成下表。
m2与m1的关系 | 结论 | |
① | 样品为Na2CO3 | |
② | 样品为NaHCO3 | |
③ | 样品为Na2CO3和 NaHCO3的混合物 |
II.乙组同学利用已鉴别出的NaHCO3和Na2CO3,继续进行实验,对于“能否用CaCl2鉴别的NaHCO3和Na2CO3”的问题进行探究。
(3)小组同学先将NaHCO3、Na2CO3、CaCl2固体分别配制成0.5mol/L的溶液。设汁如下实验方案:
表1
实验方案 | 预测现象 | |
实验1 | 向2mL Na2CO3溶液中滴加1mL C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实验2 | 向2mL NaHCO3溶液中滴加1mL CaCl2溶液 | 无白色沉淀生成 |
若已知:①室温下,0.5mol/L NaHCO3溶液pH=8.5,溶液中c(HCO3-)=0.49 mol/L 。
②室温下, H2CO3的二级电离常数K2=5.6×10-11。
③Ksp(CaCO3)=2.8×10-9。
试估算使0.5mol/L NaHCO3溶液中的CO32-沉淀所需的c(Ca2+)应不低于_____mol/L,并由此得出结论:实验2的预测现象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⑷实际实验过程发现实验2的现象为白色沉淀并有无色气体生成。此现象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5)该小组同学继续设计实验对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利用气体压力传感器得到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注:CaCl2溶液浓度相同)
表2 容器内气体浓度达到10000ppm所需时间
C(NaHCO3)/(mol/L) | 所需时间/s | |||
v(CaCl2):v(NaHCO3) | ||||
1:5 | 2:5 | 4:5 | 1:1 | |
1.0 | 142 | 124 | 114 | 156 |
0.5 | 368 | 264 | 244 | 284 |
0.25 | 882 | 450 | 354 | 632 |
0.1 | 1126 | 1316 | 816 | 1816 |
由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当v(CaCl2):v(NaHCO3)一定时,随着_____,气体逸出速率减小;
②NaHCO3浓度在0.1~1.0mol/L,v(CaCl2)与v(NaHCO3)的比值为____时,气体逸出速率最快,可获得理想的实验观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