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对实验Ⅰ— 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Ⅰ: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 |
B.实验Ⅱ: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
C.实验Ⅲ:试管中溶液颜色先变为灰绿色后迅速变为红色 |
D.实验Ⅳ: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 |
D
解析试题分析:A、发生萃取,I2溶解在CCl4中,CCl4的密度大于水,故下层呈紫红色,A错误;B、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受热生成氨气,将氨气通入氯化铝溶液中,有氢氧化铝沉淀生成,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故沉淀不溶解,故B错误;C、三价铁离子和SCN-发生络合反应,溶液变血红色,故C错误;D、氧化钙具有吸水性,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溶剂减少,晶体析出,故D正确。
考点:萃取、氢氧化铝的性质、三价铁离子的检验、氧化钙的吸水性、饱和溶液的性质等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后,冷却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 | 没有红色沉淀生成 | 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
B | 灼烧一小块铝箔 | 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 Al2O3的熔点高于Al |
C |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化合物X少许,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 火焰呈黄色 | X一定含钠元素 |
D | 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少量FeCl3溶液 | 出现红褐色沉淀 | Mg(OH)2溶解度大于Fe(OH)3 |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硝酸钡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②用乙醇从碘水中萃取碘;
③用溴水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链烃;④用盐析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⑤用加热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碳酸氢钠的碳酸钠固体;⑥用氨水清洗试管壁附着的银镜
A.②④⑤ | B.①③⑥ | C.①②④⑤ | D.②③④⑤⑥ |
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操作中,需要使用分液漏斗的是
A.蒸发 | B.蒸馏 | C.分液 | D.过滤 |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瓶中盛有适量浓H2SO4,从A口进气来干燥NH3 |
B.从B口进气,用排空气法收集CO2 |
C.瓶中盛满水,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收集NO2 |
D.瓶中装满水,A口连接导管并伸入量筒中,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测量生成H2的体积 |
下列有关仪器的名称、图形、用途与使用操作的叙述均正确的是 ( )。
| A | B | C | D |
名称 | 250 mL 容量瓶 | 分液漏斗 | 酸式滴定管 | 冷凝管 |
图形 | ||||
用途 与使 用操 作 | 配制1.0 mol·L-1 NaCl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则配得的溶液浓度小于1.0 mol·L-1 | 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分液时,碘层需从上口放出 | 可用于量取10.00 mL Na2CO3溶液 | 蒸馏实验中将蒸气冷凝为液体 |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向煮沸的1 mol·L-1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
B.向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分液分离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
C.称取19.0 g SnCl2,用100 mL蒸馏水溶解,配制1.0 mol·L-1 SnCl2溶液 |
D.用氢氧化铜粉末检测尿糖 |
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制备乙酸乙酯 |
B.装置②中X若为CCl4,可用于吸收NH3或HCl,并防止倒吸 |
C.装置③可用于干燥,收集Cl2,并吸收多余的Cl2 |
D.装置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转移液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