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接触室里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 , 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雾便于SO3吸收完全
B.工业制玻璃和炼铁过程中都要加入石灰石,目的是除去杂质二氧化硅
C.工业上用金属钠与TiCl4溶液在高温下反应,目的是将金属钛从氯化物中置换出来
D.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中加入贝壳煅烧制得的石灰,目的是将Mg2+转变成Mg(OH)2
【答案】AD
【解析】解:A.在吸收塔中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但水直接吸收三氧化硫会形成酸雾,使三氧化硫的吸收率降低,生产实践中用98.3%的浓H2SO4吸收三氧化硫,可以防止形成酸雾,使SO3吸收完全,故A正确;
B.炼铁材料为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加入石灰石,目的是除去杂质二氧化硅,普通玻璃的原料有砂子,石灰石和纯碱,石灰石是制玻璃的原料之一,故B错误;
C.工业上生产钛是在高温下用熔融TiCl4与钠反应制得,钠与TiCl4溶液在高温下不能置换出钛,故C错误;
D.把贝壳制成石灰乳[Ca(OH)2],发生的反应为CaCO3 CaO+CO2↑、CaO+H2O=Ca(OH)2,在引入的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发生的反应为Mg2++2OH﹣=Mg(OH)2↓,所以加入贝壳煅烧制得的石灰,目的是将Mg2+转变成Mg(OH)2,故D正确;
故选AD.
【题目】汽车尾气排放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气体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德国大众汽车尾气检测造假事件引起全世界震惊.根据下列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g)+O2(g)=2NO(g)△H=+180kJmol﹣1 , 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则NO中氮氧键的键能为kJmol﹣1;
(2)空燃比过小易产生CO.有人提出可以设计反应2CO(g)=2C(s)+O2(g)来消除CO的污染.判断该设想是否可行,并说出理由;
(3)利用活性炭涂层排气管处理NOx的反应为:xC(s)+2NOx(g)N2(g)+xCO2 (g)△H=﹣b kJmol﹣1 . 若使NOx更加有效的转化为无毒尾气排放,以下措施理论上可行的是;
A.增加排气管长度
B.增大尾气排放口
C.升高排气管温度
D.添加合适的催化剂
(4)催化装置中涉及的反应之一为:2NO(g)+2CO(g)N2(g)+2CO2(g).
①探究上述反应中NO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得到图2所示的曲线.催化装置比较适合的温度和压强是;
②测试某型号汽车在冷启动(冷启动指发动机水温低的情况下启动)时催化装置内CO和NO百分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则前10s 内,CO和NO百分含量没明显变化的原因是;
③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组实验:
实验编号 | T(K) | NO初始浓度 | CO初始浓度 |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 |
Ⅰ | 400 | 1.00×10﹣3 | 3.60×10﹣3 | 82 |
Ⅱ | 400 | 1.00×10﹣3 | 3.60×10﹣3 | 124 |
Ⅲ | 450 | 1.00×10﹣3 | 3.60×10﹣3 | 124 |
根据坐标图4,计算400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题目】某同学对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黑色沉淀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Ⅰ.将光亮铜丝插入浓硫酸,加热;
Ⅱ.待产生大量黑色沉淀和气体时,抽出铜丝,停止加热;
Ⅲ.冷却后,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黑色沉淀,洗净、干燥备用.
(1)步骤Ⅱ产生的气体是 .
(2)步骤Ⅲ中,“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黑色沉淀”的操作是 .
(3)该同学假设黑色沉淀是CuO.检验过程如下:
查阅文献:检验微量Cu2+的方法是:向试液中滴加K4[Fe(CN)6]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有Cu2+ .
①将CuO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见明显现象,再滴加K4[Fe(CN)6]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②将黑色沉淀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滴加K4[Fe(CN)6]溶液,未见红褐色沉淀.
由该检验过程所得结论是 .
(4)再次假设,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实验如下:
实验装置 | 现象 |
1A试管中黑色沉淀逐渐溶解 |
①现象2说明黑色沉淀具有性.
②产生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能确认黑色沉淀中含有S元素的现象是 , 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④为确认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还需进行的实验是 .
(5)以上实验说明,黑色沉淀中存在铜的硫化物.进一步实验后证明黑色沉淀是CuS与Cu2S的混合物.将黑色沉淀放入浓硫酸中加热一段时间后,沉淀完全溶解,其中CuS溶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