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能实现目的的是
A.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 | B.实验室制氨气 | C.除去Cl2中的HCl | D.排水集气法收集NO |
D
解析试题分析:A、碘在酒精中溶解度很大,很难找到比它溶解度大的,很难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故A错误;B、当在试管中加热氯化铵晶体时,氯化铵逐渐受热分解为氯气和氨气,从试管底部消失,但与此同时,在试管上口部位,会出现白色结晶物质,即为受热分解后的氯气和氨气在试管口冷环境下重新化合生成氯化铵,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碱石灰反应制取氨气,即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故B错误;C、Cl2在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Cl-离子和ClO-离子,应用浓硫酸除去,故C错误;D、NO在空气中会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NO2其密度和空气相差无几,即使可以排空收集,效果也不好,且NO不溶于水,可用排水发收集,故D正确。
考点: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蒸馏水湿润的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10 |
B.用10 mL量筒量取0.50 mol·L-1H2SO4溶液5.50 mL |
C.向铁钉上镀铜时,铁钉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 |
D.盛装Na2CO3溶液的试剂瓶要使用胶塞 |
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
B.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
C.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
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 |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甲用于证明非金属性强弱:Cl>C>Si |
B.乙用于分离I2和NH4Cl |
C.丙装置能组成Zn、Cu原电池 |
D.丁用于测定某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
“酸化”是实验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下列酸化过程正确的是
A.抑制Fe2+的水解,用稀硝酸酸化 |
B.提高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用盐酸酸化 |
C.确认溶液中含有时,先用盐酸酸化,再检验 |
D.检验氯乙烷中的氯元素,加碱溶液加热后,用稀硫酸酸化后,再检验 |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A | 浓、稀HNO3分别与Cu反应 | 比较浓、稀HNO3的氧化性强弱 |
B | 向盛有1mL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Na2S溶液 | 说明一种沉淀能转化为另一种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
C | 测定等浓度的HCl、HNO3两溶液的pH | 比较Cl、N的非金属性强弱 |
D | 室温下,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再分别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 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向溴水和碘水中分别加入少量CCl4,振荡后静置,下层的颜色都比上层深 |
B.用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 |
C.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0.400 0 g食盐,配成500 mL浓度为0.020 0 mol·L-1的食盐水 |
D.某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该气体一定是S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