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的观点。假如硅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下列关于其有利因素的说法中,你认为不妥的是


  1. A.
    便于运输、储存,从安全角度考虑,硅是最佳的燃料
  2. B.
    自然界的含硅化合物易开采
  3. C.
    硅燃烧放出的热量大,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程度低且容易有效控制
  4. D.
    自然界中存在大量单质硅
D
有些燃料,如氢气具有发热量大,无污染等优点,但从运输、储存角度就不如硅了,硅是固体、常温下性质稳定,是非常安全的;另外,硅在自然界存在广泛,硅化合物易开采,其燃烧产物为SiO2,对环境污染程度低。但需注意的是,自然界没有游离态的硅,因此,D是错误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为新元素的发现和化学的研究提供了向导.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总结出一条规律:元素(以及由它所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这就是元素周期律.他还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把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全部列入表里.他预言了类似硼、铝、硅的未知元素(门捷列夫称它们为类硼、类铝和类硅元素,即以后发现的钪、镓、锗)的性质,并为这些元素在表中留下了空位.他在周期表中也没有机械地完全按照相对原子质量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指出了当时测定某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有错误.门捷列夫工作的成功,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二十世纪以来,人们发现,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不是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是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的递增,也就是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后来,科学家又对元素周期表作了许多改进,如增加了0族等,把元素周期表修正为现在的形式.

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

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研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时,主要是按下列叙述中的哪个顺序排列的?________.

[  ]

A.

原子序数的递增

B.

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

C.

核外电子排布

D.

质子数的递增

(2)

元素周期律的真正基础不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而是原子序数.你是如何解释后者比前者更合理的?

(3)

门捷列夫提出的元素周期律的基础虽然不是最科学的,但也解释和预测了许多事实,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为新元素的发现和化学的研究提供了向导。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总结出一条规律:元素(以及由它所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这就是元素周期律。他还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把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全部列入表里。他预言了类似硼、铝、硅的未知元素(门捷列夫称它们为类硼、类铝和类硅元素,即以后发现的钪、镓、锗)的性质,并为这些元素在表中留下了空位。他在周期表中也没有机械地完全按照相对原子质量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指出了当时测定某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有错误。门捷列夫工作的成功,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二十世纪以来,人们发现,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不是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是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的递增,也就是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后来,科学家又对元素周期表作了许多改进,如增加了0族等,把元素周期表修正为现在的形式。

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研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时,主要是按下列叙述中的哪个顺序排列的?__________。

A.原子序数的递增                               B.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

C.核外电子排布                                  D.质子数的递增

(2)元素周期律的真正基础不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而是原子序数。你是如何解释后者比前者更合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门捷列夫提出的元素周期律的基础虽然不是最科学的,但也解释和预测了许多事实,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物质结构与性质】纳米技术制成的金属燃料、非金属固体燃料、氢气等已应用到社会生活和高科技领域。

⑴A和B的单质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大,可用作燃料。已知A和B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电离能(kJ/mol)

I1

I2

I3

I4

A

932

1821

15390

21771

B

738

1451

7733

10540

①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B的核外电子排布如右图所示,

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                

②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A和氯元素形成的简单分子空间构型为     

⑵氢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必须解决它的储存问题,C60可用作储氢材料。

①已知金刚石中的C-C的键长为154.45pm,C60中C-C键长为145~140pm,有同学据此认为C60的熔点高于金刚石,你认为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     

②科学家把C60和K掺杂在一起制造了一种富勒烯化合物,其晶胞如图所示,该物质在低温时是一种超导体。该物质的K原子和C60分子的个数比为     

③继C60后,科学家又合成了Si60、N60,C、Si、N原子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Si60分子中每个硅原子只跟相邻的3个硅原子形成共价键,且每个硅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Si60分子中π键的数目为     

B【实验化学】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果汁中Vc含量,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Ⅰ 实验原理

将特定频率的紫外光通过装有溶液的比色皿,一部分被吸收,通过对比入射光强度和透射光强度之间的关系可得到溶液的吸光度(用A表示,可由仪器自动获得)。吸光度A的大小与溶液中特定成分的浓度有关,杂质不产生干扰。溶液的pH对吸光度大小有一定影响。

Ⅱ 实验过程

⑴配制系列标准溶液。分别准确称量质量为1.0mg、1.5mg、2.0mg、2.5mg的标准Vc试剂,放在烧杯中溶解,加入适量的硫酸,再将溶液完全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定容。

上述步骤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容量瓶外还有      

⑵较正分光光度计并按顺序测定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实验中使用同一个比色皿进行实验,测定下一溶液时应对比色皿进行的操作是      。测定标准溶液按浓度      (填“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

⑶准确移取10.00mL待测果汁样品到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硫酸,再加水定容制得待测液,测定待测液的吸光度。

Ⅲ 数据记录与处理

⑷实验中记录到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根据所给数据作出标准溶液的吸光度随浓度变化的曲线。

标准试剂编号

待测液

浓度mg/L

10

15

20

25

pH

6

6

6

6

6

吸光度A

1.205

1.805

2.405

3.005

2.165

⑸原果汁样品中Vc的浓度为     mg/L

⑹实验结果与数据讨论

除使用同一个比色皿外,请再提出两个能使实验测定结果更加准确的条件控制方法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