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Na2O,Fe2O3、A12O3属于碱性氧化物,CO2、SO2、NO2都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属于酸性氧化物 | |
B. | CaCl2、NaOH、HCl、HD四种物质都属于化合物 | |
C. | 蔗糖、硝酸钾和硫酸钡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 |
D. | 醋酸、烧碱、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
分析 A.碱性氧化物是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是指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发生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生成的盐为一种;
B.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
C.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为弱电解质;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D.酸指电离时所有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指电离时所有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指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解答 解:A.Na2O、Fe2O3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A12O3 和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两性氧化物,CO2、SO2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属于酸性氧化物,NO2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不是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
B.CaCl2、NaOH、HCl四种物质都属于化合物,HD是氢元素组成的单质,故B错误;
C.蔗糖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硝酸钾溶于水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熔融状态完全电离导电,属于强电解质,故C错误;
D.醋酸属于酸,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生石灰为氧化钙属于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类、物质组成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掌握物质的组成和化学概念实质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3.X、Y两元素可形成XY3型共价化合物,则X、Y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可能是( )
A. | X:3s23p1 Y:3s23p4 | B. | X:2s22p3 Y:2s22p4 | ||
C. | X:3s23p1 Y:2s22p5 | D. | X:2s22p3 Y:1s1 |
18.金属(M)-空气电池(如图)具有原料易得,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和移动设备的电源,该类电池放电的总反应方程式为:4M+nO2+2nH2O═4M(OH)n,己知: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指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理论上能释放出的最大电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采用多孔电极的目的是提高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并有利于氧气扩散至电极表面 | |
B. | 在Mg-空气电池中,为防止负极区沉积Mg(OH)2,宜采用中性电解质及阳离子交换膜 | |
C. | M-空气电池放电过程的正极反应式: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 |
D. | 比较Mg、Al、Zn三种金属-空气电池,Mg-空气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最高 |
15.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向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碘水 | 溶液变蓝色 | 淀粉没有水解 | |
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静置 | 溴水层褪色 | 溴和苯发生加成反应 | |
向1.0mol•L-1的NaHCO3溶液中滴加2滴甲基橙 | 溶液呈黄色 | NaHCO3溶液呈碱性 | |
相同的铝片分别与同温同体积,且c(H+)=1mol•L-1的盐酸、硫酸反应 | 铝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较快 | 可能是Cl-对该反应起到促进作用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2.甲图为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可利用一种微生物将有机废水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乙图是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N电极上每消耗22.4L气体(标准状况)时,则有4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 |
B. | 若装置乙所需的电能来自装置甲,则b极应与X 极连接 | |
C. | 若有机废水中主要含有葡萄糖,则装置甲中M极发生的电极应为C6H12O6+6H2O-24e-=6CO2↑+24H+ | |
D. | 由装置乙制得的家用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 |
12.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2 mol NaOH的摩尔质量为80g/mol | |
B. | S2和S8的混合物共6.4 g,其中所含硫原子数一定为0.2 NA | |
C. | 1molNa2O2与足量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个 | |
D. | 0.1molKHSO4晶体中阳离子总数为0.2NA |
2.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利用NaHCO3、NaCl、NH4C1等物质溶解度的差异,以食盐、氨气、二氧化碳等为原料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以下A、B、C、D四个装置可组装成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实验装置.装置中分别盛有以下试剂:B:稀硫酸;C:盐酸、碳酸钙;D:含氨的饱和食盐水、水
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表
(说明:①>35℃NH4HCO3会有分解)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CADB(填字母).
(2)A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NaHCO3溶液,其作用是除去CO2中的HCl.
(3)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D温度在30℃~35℃,原因是温度超过35℃,碳酸氢铵开始分解,温度太低,反应速率降低,不利于反应进行.
(4)反应结束后,将锥形瓶浸在冷水中,析出NaHCO3晶体.用蒸馏水洗涤NaHCO3晶体的目的是除去NaCl、NH4C1、NH4HCO3杂质(以化学式表示)
(5)将锥形瓶中的产物过滤后,所得的母液中含有NaHCO3、NaCl、NH4C1、NH4HCO3(以化学式表示),加入氯化氢,并进行结晶操作,使NaCl溶液循环使用,同时可回收NH4C1.
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表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100℃ |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_3 | 36.6 | 37.0 | 37.3 | 39.8 |
NH4HCO3 | 11.9 | 15.8 | 21.0 | 27.0 | -① | - | - | - |
NaHCO3 | 6.9 | 8.1 | 9.6 | 11.1 | 12.7 | 14.5 | 16.4 | |
NH4Cl | 29.4 | 33.3 | 37.2 | 41.4 | 45.8 | 50.4 | 55.3 | 77.3 |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CADB(填字母).
(2)A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NaHCO3溶液,其作用是除去CO2中的HCl.
(3)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D温度在30℃~35℃,原因是温度超过35℃,碳酸氢铵开始分解,温度太低,反应速率降低,不利于反应进行.
(4)反应结束后,将锥形瓶浸在冷水中,析出NaHCO3晶体.用蒸馏水洗涤NaHCO3晶体的目的是除去NaCl、NH4C1、NH4HCO3杂质(以化学式表示)
(5)将锥形瓶中的产物过滤后,所得的母液中含有NaHCO3、NaCl、NH4C1、NH4HCO3(以化学式表示),加入氯化氢,并进行结晶操作,使NaCl溶液循环使用,同时可回收NH4C1.
19.亚硝酰氯(NOC1)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可由NO和Cl2反应得到,化学方程式为 2NO(g)+Cl2(g)=2NOCl(g).
(1)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亚硝酸氯的结构式为Cl-N=0):
则 2N0(g)+Cl2(g)=2NOCl(g)△H=289-2aKJ•mol-1 (用含a 的式子表示).
(2)300℃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C1(g)═2NO(g)+Cl2(g).该反应速率的表达式为v正=k•cn(NOCl)(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正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如表所示:
计算:n=2,k=4.0×10-7mol-1•L•s-1.
(3)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4mo1NO(g)和2mol Cl2(g),f发生反应2NO(g)+Cl2(g)═2NOCl (g).在不同温度下c(NOCl)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Ⅰ所示:
①判断:Tl<T2;此反应的△H<0 (两空均填“>”“<”或“=”).
②反应开始到lOmin时平均反应速率v(NO)=0.1mol•L-1•min-1.
③T2时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2L/mol.
(4)在密闭容器中充入NO(g)和Cl2(g),发生反应2NO(g)+Cl2(g)-2NOCl(g).改变外界条件X,NO的转化率变化关系如图Ⅱ所示,则X可能是BC(填标号).
A.温度 B.压强C.$\frac{n(C{l}_{2})}{n(NO)}$ D.与催化剂的接触面积.
(1)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亚硝酸氯的结构式为Cl-N=0):
则 2N0(g)+Cl2(g)=2NOCl(g)△H=289-2aKJ•mol-1 (用含a 的式子表示).
(2)300℃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C1(g)═2NO(g)+Cl2(g).该反应速率的表达式为v正=k•cn(NOCl)(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正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如表所示:
序号 | c(NOCl)/mol•L-1 | v/mol•L-1•S-1 |
① | 0.30 | 3.60×10-9 |
② | 0.60 | 1.44×10-8 |
③ | 0.90 | 3.24×10-8 |
化学键 | NO中的氮氧键 | Cl-C1 键 | C1-N 键 | N0C1中的N=0键 |
键能/KJ•mol-1 | 630 | 243 | a | 607 |
①判断:Tl<T2;此反应的△H<0 (两空均填“>”“<”或“=”).
②反应开始到lOmin时平均反应速率v(NO)=0.1mol•L-1•min-1.
③T2时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2L/mol.
(4)在密闭容器中充入NO(g)和Cl2(g),发生反应2NO(g)+Cl2(g)-2NOCl(g).改变外界条件X,NO的转化率变化关系如图Ⅱ所示,则X可能是BC(填标号).
A.温度 B.压强C.$\frac{n(C{l}_{2})}{n(NO)}$ D.与催化剂的接触面积.
20.某实验兴趣小组以Zn和Cu为电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研究原电池,并对实验进行了拓展,以下实验记录错误的是( )
A. | 铜片上有气泡产生,锌片逐渐溶解 | |
B. | 电子在溶液中从Zn电极流向Cu电极 | |
C. | 把锌片换成石墨,电流计指针没有明显偏转 | |
D. | 把稀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电流计指针依然偏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