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用下列实验分离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Ⅰ所示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 |
B.用图Ⅱ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
C.用图Ⅲ所示装置分离NaCl和Na2SO4的混合溶液 |
D.用图Ⅳ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
D
解析试题分析:A .由于Na2CO3也能与CO2发生反应,所以除去CO2中的HCl要用不与CO2反应但却能与HCl反应的饱和的NaHCO3溶液。反应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 CO2 ↑ + H2O。错误。B. NH4Cl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所以从溶液中制取晶体要采用蒸发结晶法。错误。C.NaCl和Na2SO4都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由于NaCl的溶解度搜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小,而Na2SO4的溶解度搜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可以采用结晶、重结晶的方法分离。错误。D.由于CCl4的密度比水大与水又不相溶,所以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可以用分液的方法进行。有机层在下层。正确。
考点:考查除杂和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及操作的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
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
C.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
“脚印”、“笑脸”、“五环”等焰火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壮观,这些五彩缤纷的焰火与元素的焰色反应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观察K2SO4的焰色反应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 |
B.Na与NaCl在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 |
C.可以用焰色反应来区别NaCl和KCl |
D.焰色反应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
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实验目的 | 所加试剂(或操作、图示)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检验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无明显现象 | 恰好完全反应 |
B | 判断海水和蒸馏水 | 蒸发结晶 | 液体消失,无残留物 | 该液体为蒸馏水 |
C |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 | 加入稀盐酸再将气体通入石灰水中 | 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且石灰水中有白色浑浊形成 | 溶液中一定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 |
D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完全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进入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1/5 |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可加入浓溴水后过滤 |
B.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可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 |
C.除去NaHCO3溶液中的Na2CO3,可加入Ca(OH)2溶液后过滤 |
D.除去石英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后过滤 |
下表中的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 )
|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向纯碱中滴加足量浓盐酸,将所得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中,溶液变浑浊 | 酸性:盐酸>碳酸>苯酚 |
B | 取某溶液少量,加入经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SO42— |
C | 取少量Fe(NO3)2试样加水溶解后加稀H2SO4酸化,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 该Fe(NO3)2试样已经变质 |
D | 取皂化反应后的混合液滴入盛水的烧杯中,在液体表面出现油滴 | 皂化反应不完全 |
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除去乙醇中的苯酚 | B.制取金属锰 |
C.实验室制氨气 | D.从碘的CCl4溶液中分离I2 |
现有一瓶标签上注明为葡萄糖酸盐(钠、镁、钙、铁)的复合制剂,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部分制剂作为试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已知:控制溶液pH=4时,Fe(OH)3沉淀完全,Ca2+、Mg2+不沉淀。
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根据现象1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Na+ |
B.根据现象2可推出该试液中并不含有葡萄糖酸根 |
C.根据现象3和4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Ca2+,但没有Mg2+ |
D.根据现象5可推出该试液中一定含有Fe2+ |
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要从混有Na2SO4的Na2Cr2O7晶体中得到Na2Cr2O7晶体,需要进行三个操作。这三个操作不包括 ( )。
A.升温结晶 | B.趁热过滤 |
C.降温结晶 | D.蒸发结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