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向下列溶液滴加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硫酸,沉淀又溶解的是
A.Na2SiO3 | B.BaCl2 | C.CaCl2 | D.NaAlO2 |
D
解析试题分析:A、滴加硫酸后产生硅酸沉淀,不溶于硫酸,错误;B、滴加硫酸后产生硫酸钡沉淀,不溶于硫酸,错误;C、滴加硫酸后产生硫酸钙沉淀,不溶于硫酸,错误;D、滴加硫酸后产生氢氧化铝沉淀,能溶于硫酸,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沉淀的生成及溶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下列陈述I、II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陈述I | 陈述II |
A | 常温下铁与浓硫酸、浓硝酸均不反应 | 可用铁槽车密封运送浓硫酸、浓硝酸 |
B | H2O2、SO2都能使酸性KMnO4褪色 | H2O2表现还原性,SO2表现漂白性 |
C | Al有还原性 | 利用铝热反应冶炼金属Mn |
D |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铁粉变红褐色 | 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2O3 |
元素X的单质及X与元素Y形成的化合物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其中m#n,且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一定是金属元素 |
B.(n-m)一定等于1 |
C.由X生成1molXYm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一定为4NA |
D.三个化合反应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
选项 | X | Y | Z |
A | Cl2 | FeCl2 | FeCl3 |
B | Cu | CuSO4 | Cu(OH)2 |
C | CO2 | Na2CO3 | NaHCO3 |
D | Si | SiO2 | H2SiO3 |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为浓盐酸,B为KMnO4晶体,C中盛有紫色石蕊溶液,则C中溶液最终呈红色 |
B.实验仪器D可以起到防止溶液倒吸的作用 |
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有AlCl3溶液,则C中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 |
D.若A为浓H2SO4,B为Cu,C中盛有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变浑浊 |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
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
B.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 |
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 |
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 |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 HNO3分解成了NO2 |
B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 | 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
C | 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在光照下,颜色逐渐褪去 | 甲烷和氯气发生了化合反应 |
D | 向饱和Na2CO3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 | 析出了NaHCO3 |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A.②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 事实 | 结论 |
A | 常温下铁、铜均不溶于浓硫酸 | 常温下铁、铜与浓硫酸均不反应 |
B | HCl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 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HCl |
C | 氧化铜高温下生成红色物质,该物质可与稀硫酸反应 | 氧化铜高温下可分解生成Cu2O |
D | 稀、浓硝酸分别与铜反应,还原产物分别为NO和NO2 | 稀硝酸氧化性比浓硝酸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