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1)6.8克NH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L.
(2)4.8gO3和0.2molCH4,质量之比是_______,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之比是______.相同质量的O2和SO2,所含分子的数目之比为______,所含O 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答案】 0.4 4 8.96 3:2 1:2 2:1 2:1
【解析】(1)6.8gNH3的物质的量为6.8g÷17g/mol=0.4mol,1分子氨气含有10个质子,则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4mol×22.4L/mol=8.96L;(2)4.8gO3和0.2molCH4的质量之比是4.8g:0.2mol×16g/mol=3:2,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之比是相应的物质的量之比,即为。相同质量的O2和SO2,所含分子的数目之比是相应的物质的量之比,即为,所含O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题目】下表是25 ℃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化学式 | CH3COOH | HClO | H2CO3 | H2C2O4 |
Ka | Ka=1.8×10-5 | Ka=3.0×10-8 | Ka1=4.1×10-7 Ka2=5.6×10-11 | Ka1=5.9×10-2 Ka2=6.4×10-5 |
(1)H2C2O4与含等物质的量的KOH的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呈酸性,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
(2)pH相同的NaClO和CH3COOK溶液,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H3COOK________NaClO,两溶液中:[c(Na+)-c(ClO-)]________[c(K+)-c(CH3COO-)](填“>”“<”或“=”)。
(3)向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c(CH3COOH)∶c(CH3COO-)=5∶9,此时溶液pH=________。
(4)取10 mLpH=2的CH3COOH溶液,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假设加入固体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待固体溶解后,溶液中的比值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无法确定”)。
(5)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m |
A | 氢氧化钠 | 碳酸钠 | 碳酸氢钠 | 二氧化碳 |
B | 硝酸 | 硝酸铁 | 硝酸亚铁 | 铁 |
C | 硫酸铝 | 氢氧化铝 | 偏铝酸钠 | 氢氧化钠 |
D | 氮气 | 一氧化氮 | 二氧化氮 | 氧气 |
A. A B. B C. C D. D
【题目】某小组在验证反应“Fe+2Ag+=Fe2++2Ag”的实验中检测到Fe3+,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
向硝酸酸化的0.05 mol·L-1硝酸银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黑色固体,溶液呈黄色。
(1)检验产物
①取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Ag。
②取上层清液,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
(2)针对“溶液呈黄色”,甲认为溶液中有Fe3+,乙认为铁粉过量时不可能有Fe3+,乙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针对两种观点继续实验:
①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实了甲的猜测。同时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溶液颜色变浅、沉淀量多少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 取样时间/min | 现象 |
ⅰ | 3 |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
ⅱ | 30 | 产生白色沉淀;较3 min时量少;溶液红色较3 min时加深 |
ⅲ | 120 | 产生白色沉淀;较30 min时量少;溶液红色较30 min时变浅 |
(资料:Ag+与SCN-生成白色沉淀AgSCN)
② 对Fe3+产生的原因作出如下假设:
假设a:可能是铁粉表面有氧化层,能产生Fe3+;
假设b:空气中存在O2,由于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可产生Fe3+;
假设c:酸性溶液中NO3-具有氧化性,可产生Fe3+;
假设d:根据_______现象,判断溶液中存在Ag+,可产生Fe3+。
③ 下列实验Ⅰ可证实假设a、b、c不是产生Fe3+的主要原因。实验Ⅱ可证实假设d成立。
实验Ⅰ:向硝酸酸化的________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不同时间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3 min时溶液呈浅红色,30 min后溶液几乎无色。
实验Ⅱ:装置如图。其中甲溶液是________,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结合方程式推测实验ⅰ~ⅲ中Fe3+浓度变化的原因: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