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铁粉加入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必有铁
B.饱和FeCl3溶液在20℃时呈现棕黄色,100℃呈现红褐色,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
C.在c(H+)/c(OH)= l012 溶液中 N a+、I、NO3、SO42不能大量共存
D.在原电池装置中,电子从负极流出,沿导线流入正极,经溶液或盐桥回到负极
C

试题分析:A、将铁粉加入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Fe + 2Fe3+ ="===" 3Fe2+,Fe + Cu2+====Fe2+ + Cu,铁的还原性大于铜,充分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为铜或铁和铜的混合物,必有铜,错误;B、饱和FeCl3溶液存在铁离子的水解平衡:Fe3+ + 3H2O  Fe(OH)3 + 3H+,盐类的水解吸热,温度由20℃升高到100℃,平衡正向移动,氢氧化铁的物质的量增大,液体由黄色变为红褐色,能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错误;C、在c(H+)/c(OH)= l012 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H、NO3 和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正确;D、在原电池装置中,外电路中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解质溶液或盐桥中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子不会经过溶液或盐桥,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利用硫酸渣(主要含Fe2O3、SiO2、Al2O3、MgO等杂质)制备氧化铁的工艺流程如下:

(1)“酸浸”中硫酸要适当过量,目的是:①提高铁的浸出率,②            
(2)“还原”是将Fe3转化为Fe2,同时FeS2被氧化为SO4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为测定“酸浸”步骤后溶液中Fe3的量以控制加入FeS2的量。实验步骤为:
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酸浸后的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HCl、稍过量SnCl2,再加HgCl2除去过量的SnCl2,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有关反应方程式如下:
2Fe3+Sn2+6Cl=2Fe2+SnCl62
Sn2+4Cl+2HgCl2=SnCl62+Hg2Cl2↓,
6Fe2+Cr2O72+14H=6Fe3+2Cr3+7H2O。
①若SnCl2不足量,则测定的Fe3           (填“偏高”、“偏低”、“不变”,下同)。
②若不加HgCl2,则测定的Fe3               
(4)①可选用             (填试剂)检验滤液中含有Fe3+。产生Fe3+的原因是
                                             (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
②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
Fe(OH)3
Al(OH)3
Fe(OH)2
Mg(OH)2
Mn(OH)2
开始沉淀
2.7
3.8
7.5
9.4
8.3
完全沉淀
3.2
5.2
9.7
12.4
9.8
实验可选用的试剂有:稀HNO3、Ba(NO3)2溶液、酸性KMnO4溶液、NaOH溶液,要求制备过程中不产生有毒气体。请完成由“过滤”后的溶液模拟制备氧化铁的实验步骤:
a. 氧化:                              
b. 沉淀:                               
c. 分离,洗涤;             d. 烘干,研磨。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