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下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的课本实验.
实验操作: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B.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C.管中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D.管右端棉球外颜色变化可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
【答案】A
【解析】解:A.钠的火焰为黄色,不是苍白色,故A错误; B.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白色固体,现象产生大量白烟,故B正确;
C.氯气有毒,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防止空气污染,故C正确;
D.氯气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碘化钾生成单质碘,碘遇到淀粉变蓝,所以管右端棉球外颜色变化可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故D正确;
故选:A.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钠的化学性质(钠的化学性质:与非金属反应;与水反应;与酸反应;与盐溶液反应).
【题目】进入冬季北方开始供暖后,雾霾天气愈发严重,各地PM2.5、PM10经常“爆表”.引发雾霾天气的污染物中,最为常见的是机动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燃煤产生的烟气.
(1)已知反应N2O4(g)2NO2(g)△H,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将一定量N2O4气体充入绝热容器一段时间后,研究压缩和拉伸活塞过程中混合气体的气体的透光率(气体颜色越浅,透光率越大)随时间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能说明透光率不再发生改变的有 .
a.气体颜色不再改变 b.△H不再改变
c.v正(N2O4)=2v逆(NO2) d.N2O4的转化率不再改变
(2)用NH3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如图,采用NH3作还原剂,烟气以一定的流速通过两种不同催化剂,测量逸出气体中氮氧化物含量,从而确定烟气脱氮率(注:脱氮率即氮氧化物转化率),反应原理为:NO(g)+NO2(g)+2NH3(g)2N2(g)+3H2O(g).
①该反应的△S0(填“>”、“=”或“<”).
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第②种催化剂比第①种催化剂脱氮率高
B.相同条件下,改变压强对脱氮率没有影响
C.催化剂①、②分别适合于250℃和450℃左右脱氮
(3)用CH4催化还原NOx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CH4(g)的燃烧热为890kJ/mol,蒸发1mol H2O(l)需要吸收44kJ热量.
CH4(g)+4NO(g)═2N2(g)+CO2(g)+2H2O(g)△H=﹣1114kJ/mol
2NO(g)+O2(g)═2NO2(g)△H=﹣114kJ/mol
写出CH4催化还原NO2(g)生成N2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 .
(4)在温度为T1℃和T2℃时,分别将0.5mol CH4和1.2mol NO2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0 | 10 | 20 | 40 | 50 |
T1 | 1.2 | 0.9 | 0.7 | 0.4 | 0.4 |
T2 | 1.2 | 0.8 | 0.56 | … | 0.5 |
①温度为T1℃时,0~20min内,v(CH4)= .
②T1T2(填“>”或“<”,下空同);判断理由是 .
③T1℃时,反应CH4(g)+2NO2(g)N2(g)+CO2(g)+2H2O(g)平衡常数K=
④温度为T2℃时,达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加入0.5mol CH4和1.2mol NO2 , 达新平衡时CH4的转化率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题目】反应①Fe(s)+CO2(g)FeO(s)+CO(g)△H1=akJmol﹣1 , 平衡常数为K;反应②CO(g)+ O2(g)CO2(g)△H2=bkJmol﹣1 . 测得在不同温度下,K值如表:
温度/℃ | 500 | 700 | 900 |
K | 1.00 | 1.47 | 2.40 |
(1)若500℃时进行反应①,CO2起始浓度为2mol/L,CO的平衡浓度为 .
(2)反应①中的a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700℃时反应①达到平衡,要使得该平衡向右移动,其他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
A.缩小反应器体积
B.通入CO2
C.升高温度到 900℃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4)如图图象符合反应①的是(填序号)(图中φ是混合物中CO的含量;T为温度).
(5)反应③2Fe(s)+O2(g)═2FeO(s)△H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