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Al3+、Fe3+、CO32-、SO42-、NO3-中的几种。①若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②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H+、Mg2+、Al3+
B. 溶液中n(NH4+)=0.2mol
C. 溶液中可能含CO32-、SO42-、NO3-
D. n(H+)∶n(Al3+)∶n(Mg2+)=1∶1∶1
【答案】B
【解析】
根据①可知,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O32-和NO3-;根据②可知,产生的是白色沉淀,说明不存在Fe3+;根据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图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Mg2+、Al3+;又因为当沉淀达到最大值时,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沉淀不变,这说明溶液中还存在NH4+,根据溶液电中性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阴离子SO42-。结合图象中各阶段消耗的氢氧化钠,计算溶液中n(H+)、n(Mg2+)、n(Al3+)、n(NH4+)。
根据图象可知,第一阶段为氢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消耗氢氧化钠为0.1mol,则n(H+)=0.1mol;第三阶段为铵根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消耗氢氧化钠为0.7mol-0.5mol=0.2mol,则n(NH4+)=0.2mol;最后阶段为氢氧化钠溶解氢氧化铝,消耗氢氧化钠0.8mol-0.7mol=0.1mol,则n[Al(OH)3]=0.1mol,根据铝元素守恒可知n(Al3+)=0.1mol;第二阶段为氢氧化钠沉淀镁离子、铝离子,共消耗氢氧化钠为0.5mol-0.1mol=0.4mol,则n(Mg2+)=(0.4mol-0.1mol×3)× =0.05mol。
A项、溶液中的阳离子有H+、Mg2+、Al3+、NH4+,故A错误;
B项、第三阶段为铵根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消耗氢氧化钠为0.7mol-0.5mol=0.2mol,则n(NH4+)=0.2mol,故B正确;
C项、溶液中一定不含CO32-、NO3-、Fe3+,故C错误;
D项、溶液中n(H+):n(Al3+):n(Mg2+)=0.1mol:0.1mol:0.05mol=2:2:1,故D错误。
故选B。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或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或实验操作 | 现象 | 实验结论 | |
A | 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立即通入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 | 出现白色沉淀 | H2CO3的酸性比H2SiO3的酸性强 |
B | 向某溶液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含有SO42-、SO32-、HSO3-中的一种或几种 |
C | 将纯Zn片与纯Cu片用导线连接,浸入到稀硫酸溶液中 | Cu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 金属性:Zn>Cu |
D | 左边棉球变为橙色,右边棉球变为蓝色 | 氧化性:Cl2>Br2>I2 |
A. A B. B C. C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