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装置或操作不能实现实验目的的是
A.吸收易溶于水的气体 | B. 实验室制取氨气 | C.配制银氨溶液 | D.实验室制乙烯 |
C
解析试题分析:A.若气体容易溶解于水,则会导致干燥管中的气体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就会进入到干燥管中。烧杯中的水面下降,当与干燥管分离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干燥管中的水又流回到烧杯中,从而防止了倒吸现象的发生。正确。B。在实验室中用铵盐与碱共热来制取氨气,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由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为防止对流现象的发生,在试管口放一团疏松的棉花。正确。C.配制银氨溶液时应该向1ml2%AgNO3溶液中滴加2%稀氨水至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顺序不能颠倒。错误。D.在实验室制取乙烯时是用乙醇与浓硫酸共热170℃。因此要用温度计来控制反应溶液的温度。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在制备、收集及吸收时的顺序及实验操作的知识。
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称NaOH固体的质量 | B.读数为10.60 | C.反应热的测定 | D.收集氯气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水洗后的酸式滴定管未经标准液润洗,则滴定结果偏低 |
B.配制0.1mol/LNaOH溶液时,用潮湿的烧杯称量NaOH固体,对配制结果无影响。 |
C.测定镀锌铁皮镀层厚度实验,当表面镀层反应完后需将铁皮用水洗,然后用酒精灯高温灼烧冷却后称量,以减少实验误差。 |
D.测定小苏打中Na2CO3含量的方案:取a(g)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g)。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①用50 mL量筒量取5.2 mL稀硫酸;
②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
③用托盘天平称量117.7 g氯化钠晶体;
④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3.10 mL溴水;
⑤用瓷坩埚灼烧各种钠的化合物;
⑥用250 mL容量瓶配制250 mL 0.2 mol·L-1的NaOH溶液;
⑦用浓盐酸清洗做过KMnO4分解实验的试管;
⑧将浓硝酸保存在无色试剂瓶中。
A.①②④ | B.②③④⑤ | C.③⑥⑦ | D.②⑤⑥⑧ |
某学生做完实验以后,采取以下方法分别清洗所用仪器:
①用浓氨水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②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实验的烧杯;
③用浓盐酸清洗做过KMnO4分解实验的试管;
④用盐酸清洗长期存放过FeCl3溶液的试剂瓶;
⑤用NaOH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你认为他的操作
A.①不对 | B.③④不对 |
C.④⑤不对 | D.全部正确 |
下列有关技术手段或仪器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用电子天平可直接称出某个分子或原子的质量 |
B.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 |
C.用移液管量取25.00 mL溶液 |
D.用量热计测定某些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
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①吸收氨气 | B.②制取少量蒸馏水 |
C.③转移溶液 | D.④除去杂质气体C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