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平衡指的是两个相反方向的变化最后所处的运动状态;在平衡时,两种变化仍在继续进行,但是它们的速率相等;根据变化的性质可分为物理平衡和化学平衡,中学阶段涉及的平衡有气体可逆反应的平衡、酸碱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及沉淀-溶解平衡等等.
(1)现有容积为1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向其中加入2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后发生如下反应:
A(g)+B(g)?C(g)△H=-a kJ?mol-1
20s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1mol C气体,放出热量Q1kJ.回答下列问题.
①计算20s内B气体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
②保持容器温度和容积不变,若改为向其中加入1mol C气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Q2 kJ,则Q1与Q2的相互关系正确的是
(A)Q1+Q2=a (B) Q1+2Q2<2a (C)Q1+2Q2>2a (D)Q1+Q2<a
③在原平衡基础上,保持容器温度和容积不变,向容器中再通入b mol A气体(b>0)时,v(正)
,则b=
(2)常温下,将V mL、0.1000mol?L-1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20.00mL、0.1000mol?L-1醋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回答下列问题(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①如果溶液pH=7,此时V的取值
②如果V=40.00,则此时溶液中c(OH-)-c(H+)-c(CH3COOH)=
或0.033
或0.033mol?L-1.
(1)现有容积为1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向其中加入2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后发生如下反应:
A(g)+B(g)?C(g)△H=-a kJ?mol-1
20s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1mol C气体,放出热量Q1kJ.回答下列问题.
①计算20s内B气体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
0.05mol/(L?s)
0.05mol/(L?s)
,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c(C) |
c(A)?c(B) |
K=
.c(C) |
c(A)?c(B) |
②保持容器温度和容积不变,若改为向其中加入1mol C气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Q2 kJ,则Q1与Q2的相互关系正确的是
C
C
(填字母).(A)Q1+Q2=a (B) Q1+2Q2<2a (C)Q1+2Q2>2a (D)Q1+Q2<a
③在原平衡基础上,保持容器温度和容积不变,向容器中再通入b mol A气体(b>0)时,v(正)
>
>
v(逆)(填“>”、“<”或“=”),重新达平衡后,C气体的平衡体积分数?(C)=1 |
3 |
1.33
1.33
.(2)常温下,将V mL、0.1000mol?L-1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20.00mL、0.1000mol?L-1醋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回答下列问题(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①如果溶液pH=7,此时V的取值
<
<
20.00(填“>”、“<”或“=”),而溶液中c(Na+)、c(CH3COO-)、c(H+)、c(OH-)的大小关系为c(Na+)=c(CH3COO-)>c(H+)=c(OH-)
c(Na+)=c(CH3COO-)>c(H+)=c(OH-)
.②如果V=40.00,则此时溶液中c(OH-)-c(H+)-c(CH3COOH)=
1 |
30 |
1 |
30 |
分析:(1)①根据反应速率v=
计算;根据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进行解答;
②③(2)①溶液显中性,说明氢离子和氢氧根的浓度一定相等,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根据电荷守恒来判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②加入1molA气体和1molB气体与加入1molC气体是在保持恒温、恒容情况下是等效平衡,加入2molA气体和2molB气体与加入1molA气体和1molB气体相比,相当于增大一倍的压强,增大压强,反应向体积缩小的方向正向移动;
③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题意2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生成1 mol C气体,根据三段式求得平衡常数K=1,依据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进行解答;
(2)①溶液的酸碱性是根据溶液中H+浓度与OH-浓度的相对大小判断的,只要溶液中c(H+)=c(OH-),溶液就呈中性,CH3COOH是弱电解质,电离程度不大,NaOH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反应生成的乙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需溶液呈中性,需少加碱;根据溶液呈中性pH=7c(H+)=c(OH-)结合电荷守恒c(Na+)+c(H+)=c(CH3COO-)+c(OH-)进行解答;
②根据电荷守恒c(Na+)+c(H+)=c(CH3COO-)+c(OH-),物料守恒c(Na+)=2[c(CH3COO-)+c(CH3COOH)]进行解答;
△c |
△t |
②③(2)①溶液显中性,说明氢离子和氢氧根的浓度一定相等,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根据电荷守恒来判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②加入1molA气体和1molB气体与加入1molC气体是在保持恒温、恒容情况下是等效平衡,加入2molA气体和2molB气体与加入1molA气体和1molB气体相比,相当于增大一倍的压强,增大压强,反应向体积缩小的方向正向移动;
③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题意2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生成1 mol C气体,根据三段式求得平衡常数K=1,依据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进行解答;
(2)①溶液的酸碱性是根据溶液中H+浓度与OH-浓度的相对大小判断的,只要溶液中c(H+)=c(OH-),溶液就呈中性,CH3COOH是弱电解质,电离程度不大,NaOH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反应生成的乙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需溶液呈中性,需少加碱;根据溶液呈中性pH=7c(H+)=c(OH-)结合电荷守恒c(Na+)+c(H+)=c(CH3COO-)+c(OH-)进行解答;
②根据电荷守恒c(Na+)+c(H+)=c(CH3COO-)+c(OH-),物料守恒c(Na+)=2[c(CH3COO-)+c(CH3COOH)]进行解答;
解答:解:(1)①容积为1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20s内生成1molC气体,根据A(g)+B(g)?C(g)△H=-a kJ?mol-1B气体减少1mol,浓度变化减少1.0mol/L;则△c(B)=1.0mol/L,△s=20s,v=
=
=0.05mol/(L?s);根据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所以K=
,
故答案为:0.05mol/(L?s);K=
;
②A(g)+B(g)?C(g)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从起始量分析,正向反应是放热反应,逆向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体积缩小的反应;
根据等效平衡可知:保持容器温度和容积不变,加入1molA气体和1molB气体与加入1molC气体是等效的,加入1molA气体和1molB气体,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而热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热为物质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所以达到平衡时,生成C的量不足1mol,所以热量数值Q2<Q1,20s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1mol C气体,放出热量Q1kJ,则Q1=a,
设加入1molA气体和1molB气体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3,根据等效平衡可知:保持容器温度和容积不变,加入1molA气体和1molB气体与加入1molC气体是等效的,则Q2+Q3=a=Q1,又知保持容器温度和容积不变,加入2molA气体和2molB气体与加入1molA气体和1molB气体相比,相当于增大一倍的压强,A(g)+B(g)?C(g)从起始量分析,正反应是体积缩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所以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放出的热量Q1>2Q3,所以Q1 +2Q2>2a,所以选C,
故答案为:C;
③在原平衡基础上,保持容器温度和容积不变,向容器中再通入bmolA气体(b>0)时,平衡正向移动,则v(正)> v(逆),由题意2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生成1 mol C气体,根据三段式:
A(g)+B(g)?C(g)
起始 2 2 0
反应 1 1 1
平衡 1 1 1
可知平衡常数K=
=1,再通入bmolA气体,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根据三段式:
A(g)+B(g)?C(g)
起始 2+b 2 0
反应 x x x
平衡 2+b-x 2-x x
又知K=1、?(C)=
,所以
=1,
=
,解得b=
=1.33,x=
,
故答案为:>;1.33;
(2)①CH3COOH是弱电解质,电离程度不大,NaOH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反应生成的乙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需溶液呈中性pH=7,需少加碱,所以常温下,将V mL、0.1000mol?L-1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20.00mL、0.1000mol?L-1醋酸溶液中,充分反应,V<20.00mL溶液呈中性pH=7,c(H+)=c(OH-);根据电荷守恒c(Na+)+c(H+)=c(CH3COO-)+c(OH-),c(H+)=c(OH-),溶液中的溶质为乙酸钠溶液,水的电离是微弱的,所以c(Na+)=c(CH3COO-)>c(H+)=c(OH-),
故答案为:<;c(Na+)=c(CH3COO-)>c(H+)=c(OH-);
②根据电荷守恒c(Na+)+c(H+)=c(CH3COO-)+c(OH-),物料守恒c(Na+)=2[c(CH3COO-)+c(CH3COOH)],得到c(H+)+c(CH3COO-)+2c(CH3COOH)=c(OH-),则c(OH-)-c(H+)-c(CH3COOH)=c(CH3COO-)+c(CH3COOH),反应后溶液的体积变为60mL,则c(CH3COO-)+c(CH3COOH)═
=
mol/L,或0.033mol/L,
故答案为:
或0.033.
△c |
△t |
1.0mol/L |
20s |
c(C) |
c(A)?c(B) |
故答案为:0.05mol/(L?s);K=
c(C) |
c(A)?c(B) |
②A(g)+B(g)?C(g)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从起始量分析,正向反应是放热反应,逆向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体积缩小的反应;
根据等效平衡可知:保持容器温度和容积不变,加入1molA气体和1molB气体与加入1molC气体是等效的,加入1molA气体和1molB气体,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而热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热为物质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所以达到平衡时,生成C的量不足1mol,所以热量数值Q2<Q1,20s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1mol C气体,放出热量Q1kJ,则Q1=a,
设加入1molA气体和1molB气体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3,根据等效平衡可知:保持容器温度和容积不变,加入1molA气体和1molB气体与加入1molC气体是等效的,则Q2+Q3=a=Q1,又知保持容器温度和容积不变,加入2molA气体和2molB气体与加入1molA气体和1molB气体相比,相当于增大一倍的压强,A(g)+B(g)?C(g)从起始量分析,正反应是体积缩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所以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放出的热量Q1>2Q3,所以Q1 +2Q2>2a,所以选C,
故答案为:C;
③在原平衡基础上,保持容器温度和容积不变,向容器中再通入bmolA气体(b>0)时,平衡正向移动,则v(正)> v(逆),由题意2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生成1 mol C气体,根据三段式:
A(g)+B(g)?C(g)
起始 2 2 0
反应 1 1 1
平衡 1 1 1
可知平衡常数K=
1mol/L |
1mol/L×1mol/L |
A(g)+B(g)?C(g)
起始 2+b 2 0
反应 x x x
平衡 2+b-x 2-x x
又知K=1、?(C)=
1 |
3 |
x |
(2+b-x)(2-x) |
x |
4+b-x |
1 |
3 |
4 |
3 |
4 |
3 |
故答案为:>;1.33;
(2)①CH3COOH是弱电解质,电离程度不大,NaOH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反应生成的乙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需溶液呈中性pH=7,需少加碱,所以常温下,将V mL、0.1000mol?L-1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20.00mL、0.1000mol?L-1醋酸溶液中,充分反应,V<20.00mL溶液呈中性pH=7,c(H+)=c(OH-);根据电荷守恒c(Na+)+c(H+)=c(CH3COO-)+c(OH-),c(H+)=c(OH-),溶液中的溶质为乙酸钠溶液,水的电离是微弱的,所以c(Na+)=c(CH3COO-)>c(H+)=c(OH-),
故答案为:<;c(Na+)=c(CH3COO-)>c(H+)=c(OH-);
②根据电荷守恒c(Na+)+c(H+)=c(CH3COO-)+c(OH-),物料守恒c(Na+)=2[c(CH3COO-)+c(CH3COOH)],得到c(H+)+c(CH3COO-)+2c(CH3COOH)=c(OH-),则c(OH-)-c(H+)-c(CH3COOH)=c(CH3COO-)+c(CH3COOH),反应后溶液的体积变为60mL,则c(CH3COO-)+c(CH3COOH)═
0.1000mol?L-1×20mL |
60mL |
1 |
30 |
故答案为:
1 |
30 |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知识的灵活运用是解答的关键,是一道综合知识题目,题目难度中等.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