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1. A.
    用过滤法分离氢氧化铁胶体和三氯化铁溶液的混合物
  2. B.
    将5.85gNaCl固体溶于1OOO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后即可制得O.1mol?L-1 的NaCl溶液
  3. C.
    向含有少量Ca(OH)2的Mg(OH)2悬浊液中加入饱和MgCl2溶液,充分搅拌后过滤,洗涤,可达到除去Mg(OH)2中的少量Ca(OH)2的目的
  4. D.
    精炼铜时,粗铜做阴极,纯铜做阳极,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C
分析:A.胶体、溶液均可透过滤纸;
B.固体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
C.氢氧化镁更难溶;
D.粗铜精炼,粗铜作阳极.
解答:A.胶体、溶液均可透过滤纸,则不能用过滤法分离氢氧化铁胶体和三氯化铁溶液的混合物,应选用渗析法提纯胶体,故A错误;
B.固体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应5.85gNaCl固体溶于烧杯,溶解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故B错误;
C.氢氧化镁更难溶,则向含有少量Ca(OH)2的Mg(OH)2悬浊液中加入饱和MgCl2溶液,充分搅拌后过滤,洗涤,可达到除去Mg(OH)2中的少量Ca(OH)2的目的,故C正确;
D.粗铜精炼,粗铜作阳极,纯铜做阴极,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混合物的分离、溶液的配制、沉淀的生成及转化、粗铜精炼等知识,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不同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活泼程度不同,早在1812年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根据大量实验现象首先提出了金属活动顺序的概念,后来俄国化学家贝开托夫在大量实验和系统研究之后,于1865年发表了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1)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工具,许多“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规律可以通过金属活动性顺序来掌握.例如,工业上冶炼金属,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其中可以用“热分解法”冶炼的金属是______、______.
工业上又常用下列反应进行金属钾的冶炼:Na+KCl数学公式K↑+NaCl,似乎“违背”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试解释钠能将更活泼的钾置换出来的原因______.
(2)在实践中发现还有许多化学事实“违背”金属活动性顺序,但这些“反常”现象都可以通过化学原理得到合理解释.某学生在做探究实验时,把锌粒投入1mol?L-1氯化铁溶液中,观察到如下实验现象:锌粒表面有一定量气泡产生,溶液颜色逐渐变浅,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浑浊,试用相关反应方程式进行解释______、______.
(3)研究金属活动性顺序还可以指导对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强弱的认识,工业上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制电路板.
①请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结合该反应原理,比较Cu2+、Fe3+、Fe2+的氧化性强弱______.
②请运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验证Cu2+、Fe3+氧化性强弱的结论.
方案: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