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题目内容
“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丁达尔效应可以用来区别胶体和溶液
B.水银、水玻璃、胆矾都是纯净物
C.HCl、NH
3
、BaSO
4
都是电解质
D.H
2
、D
2
、T
2
同位素
试题答案
相关练习册答案
A
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NH
3
是非电解质,H
2
、D
2
、T
2
不是同位素;答案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系列答案
优等生单元期末冲刺100分系列答案
绿色指标自我提升系列答案
支点系列答案
新课程资源与学案系列答案
初中复习与能力训练系列答案
习题精选系列答案
初中学业水平考查全景训练系列答案
新课程学习指导系列答案
学生实验报告册辽海出版社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溶质粒子有规律运动,而胶体粒子无规律运动
B.将1L2mol?L
-1
的FeCl
3
溶液加到沸水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得Fe(OH)
3
的胶粒数为2N
A
C.一束光通过胶体时有光亮的“通路”,通过溶液时无此现象
D.溶液中溶质微粒一定带电,且通电后,溶质粒子向两极移动
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A.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其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B.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C.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D.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下列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A.NO
2
—酸性氧化物 Na
2
O
2
—碱性氧化物 Al
2
O
3
—两性氧化物
B.汽油—混合物 胆矾—纯净物 金刚石—单质
C.纯碱—碱 硫化氢—酸 小苏打—酸式盐
D.液氯—非电解质 硫酸钡—强电解质 醋酸—弱电解质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
选项
甲
乙、丙、丁
①
常见干燥剂
浓硫酸、石灰石、碱石灰
②
常见合金
不锈钢、青铜、生铁
③
基本营养物质
蛋白质、维生素、糖类
④
腐蚀品
浓硫酸、烧碱、硝酸
⑤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铁
⑥
弱电解质
醋酸、一水合氨、水
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④⑥ D.①⑤⑥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纯碱、烧碱均属于碱
B.SiO
2
、SO
2
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C.凡能电离出H
+
的化合物均属于酸
D.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使汽车的尾气转换成无毒气体是目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如果用
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
表示氮原子,如图为气体转换的微观过程。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物质可以归为一类的依据是
。
(2)将C归为化合物,将D归为单质的理由
。
(3)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
。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A物质和生成的C物质的质量比为
。
(4)从微观的角度去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有关信息(答出一条即可)
。
在一定条件下,跟酸、碱、盐都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
A.K
2
O
B.Na
2
CO
3
C.CaCO
3
D.CO
2
某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既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也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气体,此物质有可能是( )。
①单质 ②氧化物 ③酸 ④碱 ⑤盐
A.①②④
B.①②③⑤
C.②
D.①②③④⑤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