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已知1L某溶液中含有FeI2和FeBr2两种溶质,分析知Fe2+、I-、Br-的物质的量比为1:1:1。取出1/10体积该混合溶液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滴定。发现吸收3.36L(标况下)的氯气,溶液中的溶质离子刚好完全被氧化到I2、Br2、Fe3+。请回答:
(1)试写出此时先后发生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混合溶液中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
(3)若向原混合溶液中通入氯气,当溶液中I-有一半被氧化,通入的氯气在标况下体积约为________升?
(4)当溶液中Br-有一半被氧化时,通入的氯气在标况下所占体积又是________升?此时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__?
【答案】 Cl2+2I-=I2+2Cl- Cl2+2Fe2+= 2Fe3++2Cl- Cl2+2Br-=Br2+2Cl- c(FeI2)=c(FeBr2)=0.5(mol/L) V(Cl2) =5.6(L) V(Cl2)=28(L) c(FeCl3)=5/6(mol/L) c(FeBr3)=1/6(mol/L)
【解析】(1)还原性是I->Fe2+>Br-,则首先氧化碘离子,其次是亚铁离子,最后是溴离子,所以此时先后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I2+2Cl-、Cl2+2Fe2+=2Fe3++2Cl-、Cl2+2Br-=Br2+2Cl-。(2)设取出的溶液中FeI2和FeBr2两种溶质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mol、ymol,则x+y=2x=2y,即x=y。消耗氯气是3.36L÷22.4L/mol=0.15mol,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0.15×2=3x+3y,解得x=y=0.05,因此混合溶液中FeI2和FeBr2两种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是0.05mol÷0.1L=0.5mol/L。(3)若向原混合溶液中通入氯气,当溶液中I-有一半被氧化,即有0.5mol碘离子被氧化,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通入的氯气是0.5mol÷2=0.25mol,在标况下体积约为0.25mol×22.4L/mol=5.6L;(4)当溶液中Br-有一半被氧化时,此时I-、Fe2+全部被氧化,二者均是1mol,有0.5mol溴离子被氧化,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1mol+0.5mol=2.5mol,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消耗氯气是2.5mol÷2=1.25mol,在标况下所占体积是1.25mol×22.4L/mol=28L;此时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铁和溴化铁,根据原子守恒可知二者的物质的量分别是2.5mol÷3=5/6mol、0.5mol÷3=1/6mol,溶液体积是1L,则二者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5/6 mol/L、1/6 mol/L。
【题目】某研究小组进行Mg(OH)2沉淀溶解和生成的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25℃时,Ksp[Mg(OH)2] = l. 8×10-11,Ksp[Fe(OH)3] = 4.0×10-38。
【实验探究】向2支均盛有1 mL 0. 1 mol/L MgCl2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2 mol/L的NaOH溶液,制得等量Mg(OH)2沉淀。
(1)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不同试剂,记录实验现象如下表:
试管编号 | 加入试剂 | 实验现象 |
I | 2 滴0.1mol/L 的FeCl3溶液 | ①_______________ |
Ⅱ | 4 mL2 mol/L的NH4C1溶液 | ②_______________ |
(2)测得试管I中所得混合液的pH = 6,则溶液中c(Fe3+)=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猜想实验Ⅱ中沉淀溶解的主要原因有两种:
猜想1:NH4+结合Mg(OH)2电离出的OH-,使Mg(OH)2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猜想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为验证猜想,同学们取少量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镁盛放在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加人醋酸铵溶液(pH=7),另一支试管中加入NH4C1和氨水混合液(pH = 8),两者沉淀均溶解。
①实验证明猜想正确的是___________ (填“1”或“2”)
②验证猜想时,设计实验向氢氧化镁沉淀中加NH4Cl和氨水混合液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下列物质性质和用途都正确且相关的是
选项 | 性质 | 用途 |
A | HF溶液具有酸性 | HF溶液能在玻璃上刻图案 |
B | SO2具有强还原性 | SO2常用于漂白秸秆、织物 |
C | CuSO4具有氧化性 | CuSO4常和熟石灰用来配波尔多液 |
D | CH3CH2OH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大量热量 | 乙醇常作清洁能源 |
【题目】用沉淀滴定法快速测定NaI等碘化物溶液中c(I-),实验过程包括准备标准溶液和滴定待测溶液。
Ⅰ.准备标准溶液
a.准确称取AgNO3基准物4.2468 g(0.0250 mol)后,配制成250 mL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备用。
b.配制并标定100 mL 0.1000 mol·L1 NH4SCN标准溶液,备用。
Ⅱ.滴定的主要步骤
a.取待测NaI溶液25.00 mL于锥形瓶中。
b.加入25.00 mL 0.1000 mol·L1 AgNO3溶液(过量),使I完全转化为AgI沉淀。
c.加入NH4Fe(SO4)2溶液作指示剂。
d.用0.1000 mol·L1NH4SCN溶液滴定过量的Ag+,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AgSCN沉淀后,体系出现淡红色,停止滴定。
e.重复上述操作两次。三次测定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 1 | 2 | 3 |
消耗NH4SCN标准溶液体积/mL | 20.24 | 20.02 | 19.98 |
f.数据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1)将称得的AgNO3配制成标准溶液,所使用的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
(2)AgNO3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定应在pH<0.5的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和c两步操作是否可以颠倒________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所消耗的NH4SCN标准溶液平均体积为_____mL,测得c(I-)=_________________mol·L-1。
(6)在滴定管中装入NH4SCN标准溶液的前一步,应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判断下列操作对c(I-)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若在配制AgNO3标准溶液时,烧杯中的溶液有少量溅出,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__。
②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