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电化学实验,下列实验操作及预期现象正确的是
A.X和Y与电流表连接,电子由Cu极流向Zn极 |
B.X和Y与电流表连接,将Zn换成Fe测得电流更大 |
C.X和Y分别与电源“—”、“+”极相连,Cu极质量减轻 |
D.X和Y分别与电源“—”、“+”极相连,Zn极质量减轻 |
C
解析试题分析:X、Y与电流表连接时构成原电池,Zn是负极,Cu是正极,电子从Zn极流出经过导线、电流表、Cu极,故A选项错误;金属活动性:Zn>Fe>Cu,则锌铜原电池的电流不铁铜原电池的大,故B选项错误;X、Y分别与电源负极、正极相连时,Cu是阳极,则阳极反应式为Cu—2e—=Cu2+,则Cu极质量减轻,故C选项正确;X、Y分别与电源负极、正极相连时,Zn是阴极,阴极反应式为Zn2++2e—=Zn,因为还原析出锌,则Zn极质量增加,故D选项错误。
考点:考查原电池和电解原理,主要涉及锌铜原电池的构成和工作原理、电解池的构成及工作原理等。
关于下图装置中的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A.电子从锌片流向右侧碳棒,再从左侧碳棒流回铜片 |
B.锌片上发生氧化反应 |
C.左侧碳棒上发生:2H2O+O2+4e→4OH- |
D.铜电极析出铜 |
某充电电池的原理如下图所示,溶液中c(H+)="2.0" mol·L-1,阴离子为SO42-,a、b均为惰性电极,充电时右槽溶液颜色由绿色(V 3+)变为紫色(V2+)。下列对此电池叙述正确的是( )
A.充电时,b极接直流电源正极,a极接直流电源负极 |
B.放电过程中,左槽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蓝色 |
C.充电过程中,a极的反应式为:VO2++2H++e—= VO2+ +H2O |
D.放电时,当转移1.0 mol电子时生成1.0 mol H+,且H+从左槽迁移进右槽 |
下图是模拟电化学反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X为碳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N处,溶液中阳离子移向碳棒 |
B.X为锌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N处,可减缓铁的腐蚀,该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
C.X为铜棒,Y为CuSO4溶液,开关K置于M处,铜棒质量将增加,外电路中的电子流向铜棒 |
D.X为铜棒,Y为CuSO4溶液,开关K置于N处,铁棒质量将增加,溶液中Cu2+浓度不会改变 |
近年来,加“碘”食盐较多的使用了碘酸钾(KIO3),碘酸钾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制取。以石墨和不锈钢为电极,以KI溶液为电解液,在一定条件下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I+3H2OKIO3+3H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时,石墨作阳极,不锈钢作阴极 |
B.电解时的阳极电极反应式:I-?6e-+3H2O = IO3-+6H+ |
C.当电解过程中转移3 mol e-时,理论上可制得KIO3 107 g |
D.电解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变小 |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充电时阳极反应为Zn-2e-+2OH-=Zn(OH)2 |
B.充电时OH-向阳极移动 |
C.放电时每转移3mol e-正极有1 mol K2FeO4被氧化 |
D.充电时,电源的正极应与电池的Zn(OH)2极相连 |
碘盐的主要成分是KIO3和NaCl,KIO3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制取,以石墨和铁为电极,电解KI溶液,反应方程式为KI+3H2O=KIO3 +3H2↑。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解时,石墨作阴极,铁作阳极 |
B.电解时,在阴极上产生KIO3 |
C.电解后电解质溶液pH变大 |
D.电解中每转移0.6mol e-,理论上可得到0.1mol无水KIO3晶体 |
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平行放入稀硫酸中,发生原电池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液的pH增大 |
B.溶液中的Zn2+浓度增大 |
C.溶液中的SO42— 浓度增大 |
D.溶液的密度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