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同学配制100 mL 2.0 mol/L NaCl溶液.下列操作会造成实际浓度偏高的是


  1. A.
    溶解NaCl 固体的烧杯用蒸馏水洗涤一次后,将洗涤的溶液注入了容量瓶
  2. B.
    向容量瓶内注入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洒在容量瓶外
  3. C.
    容量瓶用瓶塞盖好后,反复颠倒时漏掉少量溶液
  4. D.
    俯视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容量瓶的标线相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3?兰州一模)铁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绿矾(FeSO4?7H2O)是治疗缺铁性贫血药品的重要成分.
(1)某同学以市售铁屑(含少量氧化铜、氧化铁等杂质)为原料制备纯净绿矾晶体.实验步骤设计为:
①取一定量的铁屑于烧杯,加入过量稀硫酸溶解.若该操作需用90mL  1mol/L的硫酸溶液,则配制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有两种仪器分别是
胶头滴管 100 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100 mL容量瓶

②再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让其充分反应,然后过滤,再从滤液中通过操作a得到晶体,再用少量冰水洗涤获得纯净的绿矾晶体.操作a的操作顺序依次为:
蒸发浓缩
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过滤
过滤
.得到的绿矾晶体再用少量冰水洗涤的目的是: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硫酸等杂质;
降低洗涤过程中FeSO4?7H2O的损失
降低洗涤过程中FeSO4?7H2O的损失

(2)制得的绿矾晶体由于保存不妥,容易被氧化.某同学想了解其是否被氧化.请你设计实验证明绿矾晶体部分被氧化.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并分为两份,向其中一份滴加KSCN溶液少量,溶液呈血红色,向另外一份滴加少量KMnO4酸性溶液,KMnO4溶液褪色,则说明该样品部分变质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并分为两份,向其中一份滴加KSCN溶液少量,溶液呈血红色,向另外一份滴加少量KMnO4酸性溶液,KMnO4溶液褪色,则说明该样品部分变质
(要求写出实验的步骤、现象、结论).
(3)图1是某同学利用手持技术,获得8.34g FeS04?7H20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试确定78℃时固体物质M的化学式:
FeSO4?4H2O
FeSO4?4H2O

②取适量380℃时所得的样品P,隔绝空气加热至650℃,得到一种红棕色的物质Q,同时有两种无色气体生成且两种气体的组成元素相同,摩尔质量相差16,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FeSO4═Fe2O3+SO2↑+SO3
2 FeSO4═Fe2O3+SO2↑+SO3

③该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设计实验,验证②中生成的气态物质.
I.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c→
a→b→f→e→d
a→b→f→e→d

II.试剂X的名称是
品红溶液或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
品红溶液或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

一般测定样品中成分含量的实验应重复2—3次。为了测定某氢氧化钠固体中混有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Ⅰ.甲同学的方案如上图所示:

   (1)根据甲同学的实验装置图分析,在每次实验过程中所进行的称量操作至少要进行        次;如何来检验A装置的气密性?              

                                                                。

   (2)甲同学重复进行了三次实验,得到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偏差,你认为可能引起测量结果偏低的原因是          (填序号)。

A.装置内原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也被碱石灰吸收;

B.装置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收;

C.反应完成后,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没有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D.加入稀硫酸的量不足反应不充分

(3)为了让甲的实验测量结果更准确,在其他实验步骤都正确下,你认为图中的实验装置应该如何改进实验装置:                                                       

Ⅱ.乙同学的方案是:从下图所提供的装置中选择实验装置,代替甲同学实验的B、C,通过测定放出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不考虑二氧化碳溶于水)来计算。

选择最简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Ⅲ.丙同学的方案是:称取样品m g,并溶解,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固体n g。

(1)配制100 mL 0.10 mol·L-1 BaCl2溶液及过滤实验中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用m、n表示)                     

(3)Ca2+、Ba2+都可以使CO32-沉淀完全。能否使用氯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钡溶液?为什么?                                                              

一般测定样品中成分含量的实验应重复2—3次。为了测定某氢氧化钠固体中混有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Ⅰ.甲同学的方案如上图所示:
(1)根据甲同学的实验装置图分析,在每次实验过程中所进行的称量操作至少要进行       次;如何来检验A装置的气密性?              
                                                               。
(2)甲同学重复进行了三次实验,得到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偏差,你认为可能引起测量结果偏低的原因是         (填序号)。
A.装置内原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也被碱石灰吸收;
B.装置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收;
C.反应完成后,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没有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D.加入稀硫酸的量不足反应不充分
(3)为了让甲的实验测量结果更准确,在其他实验步骤都正确下,你认为图中的实验装置应该如何改进实验装置:                                                       
Ⅱ.乙同学的方案是:从下图所提供的装置中选择实验装置,代替甲同学实验的B、C,通过测定放出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不考虑二氧化碳溶于水)来计算。

选择最简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Ⅲ.丙同学的方案是:称取样品m g,并溶解,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固体n g。
(1)配制100 mL 0.10 mol·L-1 BaCl2溶液及过滤实验中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用m、n表示)                     
(3)Ca2+、Ba2+都可以使CO32-沉淀完全。能否使用氯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钡溶液?为什么?                                                             

(8分)(2011·西宁模拟)甲醛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的致癌物质和致畸物质之一。我国规定:室内甲醛含量不得超过0.08mg·m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打算利用酸性KMnO4溶液测定新装修房屋内的空气中甲醛的含量,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测定原理:
酸性KMnO4为强氧化剂,可氧化甲醛和草酸,其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
4MnO4+5HCHO+12H===4Mn2+5CO2↑+11H2O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测定装置:
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

测定步骤:
(1)用______________量取5.00 mL 1.00×103mol·L1KMnO4溶液,注入洗气瓶中,并滴入几滴稀H2SO4,加水20 mL稀释,备用。
(2)将1.00×103 mol·L1的草酸标准溶液置于酸式滴定管中备用。
(3)打开a,关闭b,用注射器抽取100 mL新装修房屋内的空气。关闭________,打开________(填“a”或“b”),再推动注射器,将气体全部推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再重复4次。
(4)将洗气瓶中的溶液转移到锥形瓶中(包括洗涤液),再用草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滴定所消耗的草酸标准溶液的体积。
(5)再重复实验2次(每次所取的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均为5.00 mL)。3次实验所消耗的草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平均值为12.38 mL。
交流讨论:
(1)计算该新装修房屋内的空气中甲醛的浓度为________mg·m3,该新装修房屋内的甲醛________(填“是”或“否”)超标;
(2)某同学用该方法测量空气中甲醛的含量时,所测得的数值比实际含量低,请你对其可能的原因(假设称量或量取、溶液配制及滴定实验均无错误)提出合理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种可能性);
(3)实验结束后,该小组成员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一致认为:
①实验原理可以简化
实验中可不用草酸标准溶液滴定,可多次直接抽取新装修房屋内的空气,再推送到洗气瓶中,直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装置应加以改进
可将插入酸性KMnO4溶液中的导管下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如图所示),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测定样品中成分含量的实验应重复2—3次。为了测定某氢氧化钠固体中混有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Ⅰ.甲同学的方案如上图所示:

   (1)根据甲同学的实验装置图分析,在每次实验过程中所进行的称量操作至少要进行        次;如何来检验A装置的气密性?              

                                                                。

   (2)甲同学重复进行了三次实验,得到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偏差,你认为可能引起测量结果偏低的原因是          (填序号)。

A.装置内原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也被碱石灰吸收;

B.装置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收;

C.反应完成后,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没有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D.加入稀硫酸的量不足反应不充分

(3)为了让甲的实验测量结果更准确,在其他实验步骤都正确下,你认为图中的实验装置应该如何改进实验装置:                                                        

Ⅱ.乙同学的方案是:从下图所提供的装置中选择实验装置,代替甲同学实验的B、C,通过测定放出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不考虑二氧化碳溶于水)来计算。

选择最简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Ⅲ.丙同学的方案是:称取样品m g,并溶解,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固体n g。

(1)配制100 mL 0.10 mol·L-1 BaCl2溶液及过滤实验中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用m、n表示)                     

(3)Ca2+、Ba2+都可以使CO32-沉淀完全。能否使用氯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钡溶液?为什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