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过量氨水除去Al3+溶液中的少量Fe3+ |
B.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的少量O2 |
C.用新制的生石灰,通过加热蒸馏,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 |
D.用盐酸除去NaCl中少量的Na2CO3 |
A
解析试题分析:A、Al3+、Fe3+都与氨水反应产生沉淀,错误;B、氧气与铜反应,氮气不反应,可除去,正确;C、乙醇沸点较低,水与生石灰反应生成熟石灰,所以可用蒸馏方法使乙醇蒸出,正确;D、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二氧化碳气体,无新杂质生成,正确,答案选A。
考点:考查化学中的除杂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下表为各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序号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
① | KNO3溶液 | KOH | 加入FeCl3溶液,并过滤 |
② | Al2(SO4)3溶液 | MgSO4 | 加入过量烧碱后过滤,再用硫酸酸化滤液 |
③ | CH4 | C2H4 | 通过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
④ | NaNO3 | CaCO3 |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A.④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下列有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是醛糖,果糖是酮糖,二者可用银镜实验加以鉴别 |
B.用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氨水,若选用酚酞作指示剂,会使测定出的氨水物质的量浓度偏低 |
C.仅用淀粉溶液、稀硫酸、碘水、新制氢氧化铜四种试剂可完成淀粉水解产物及水解程度检验的探究实验 |
D.如图实验可证明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强于碳酸氢钠 |
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说明该气体一定是SO2 |
B.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该溶液一定不存在K+ |
C.利用一束强光照射明矾溶液,产生光亮的“通路”,说明明矾一定发生了水解 |
D.向含X的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无银镜现象,说明X中一定不含醛基 |
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酸和乙酸乙酯 |
B.用品红溶液鉴别SO2和CO2两种气体 |
C.用Ca(OH)2溶液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
D.用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
水溶液X中只可能溶有K+、Mg2+、Al3+、、、、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对该溶有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体甲一定是纯净物 |
B.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镁的混合物 |
C.K+、和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 |
D.和一定不存在于溶液X中 |
香烟烟雾中含有CO、CO2、SO2、H2O等气体。用a无水硫酸铜、b澄清石灰水、c红热氧化铜、d生石灰、e品红溶液等可将其一一检出,检出的正确顺序是
A.混合气→a→e→e→b→d→c |
B.混合气→c→d→e→e→a |
C.混合气→a→e→b→a→d→c |
D.混合气→b→e→a→d→c |
下列叙述可以肯定溶液中大量存在CO32-的是( )。
A.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
B.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该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C.加入Mg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稀盐酸沉淀溶解,并产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
D.加入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
下列各项操作,错误的是( )
A.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 |
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则从上口倒出 |
C.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 |
D.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