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 | |
B. | 浓硫酸的脱水性属物理性质,相应的变化过程是物理变化 | |
C. | 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漂白性 | |
D. | 氯气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
分析 A.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为弱电解质;
B.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浓硫酸脱水性是在浓硫酸作用下物质脱去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C.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可以使品红溶液等有机色素褪色;
D.氯气具有氧化性,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
解答 解:A.HClO是弱酸,NaClO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故A错误;
B.浓硫酸使物质脱水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与漂白性无关,故C错误;
D.氯气具有氧化性,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色,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解质分类、化学反应实质、物质特征性质的理解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4.下列所示装置正确且能完成相关实验的是( )
A. | 所示装置制取并观察Fe(OH)2 | |
B. | 所示装置制取金属锰 | |
C. | 所示装置配制100 mL 0.1 mol•L-1 硫酸溶液 | |
D. | 所示装置比较N、C、Si的非金属性强弱 |
15.下列分离提纯方法正确的是( )
A. | 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加入新制的生石灰,过滤 | |
B. | 提纯含有碘单质的食盐,常用升华法 | |
C. |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可加入NaOH溶液后分液 | |
D. | 分离苯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蒸馏 |
2.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3A(g)+B(g)?xC(g)+2D(g),经2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3:5,以C表示的平均速率v(C)=0.25mol•L-1•min-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方程式中,x=1 | B. | 2min时,A的转化率为50% | ||
C. | 2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0.75mol | D. | 反应速率v(B)=0.25 mol•L-1•min-1 |
12.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CH3CH2C(CH3)2CH(CH3)CH2CH3名称正确的是( )
A. | 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 B. | 3,4-二甲基-4-乙基戊烷 | ||
C. | 3,3,4-三甲基己烷 | D. | 3,4,4-三甲基己烷 |
19.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点燃爆竹后,硫燃烧生成SO3 | |
B. | 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 |
C. | 硫酸亚铁补血剂应与维生素C同服,是因为维生素C能防止Fe2+氧化 | |
D. | 使用含钙离子浓度较大的地下水洗衣服,肥皂去污能力减弱 |
16.根据下列事实所作的结论,正确的是( )
编号 | 事实 | 结论 |
A | 甲、乙两种有机物具有相同相对分子质量和不同结构 | 甲和乙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
B |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有机物完全燃烧时产生质量相同的水 | 甲、乙两种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一定相同 |
C | 在淀粉中加入稀H2SO4,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取出部分水解液,滴加新制银氨溶液后再加热,无银镜出现 | 淀粉水解产物不具有还原性 |
D | 不存在两种邻二甲苯 | 苯分子中碳碳键完全相同,而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17.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X与其他元素既不在同一周期,又不在同一主族;Y的阴离子与Z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可形成和某稀有气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稳定结构.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 简单离子半径:W>Z>Y | |
B. | 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X、Y原子的个数比可能是1:1 | |
C. | Z与W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具有较高的熔沸点 | |
D. | Y、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