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2?杭州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析:A.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纤维素有烧纸气味,可鉴别;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的反应,不能鉴别;
B.无机物氰酸铵(NH4CNO)溶液蒸发,生成了有机物尿素[CO(NH2)2],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据此分析判断;
C.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得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据此分析判断;
D.碳14是一种质子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的原子,它可以蜕变为碳12.考古学中常用碳14蜕变的量来精确地测定出土文物的年代,据此分析判断.
B.无机物氰酸铵(NH4CNO)溶液蒸发,生成了有机物尿素[CO(NH2)2],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据此分析判断;
C.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得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据此分析判断;
D.碳14是一种质子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的原子,它可以蜕变为碳12.考古学中常用碳14蜕变的量来精确地测定出土文物的年代,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纤维素有烧纸气味,火焰上灼烧后闻气味,可鉴别纤维素和蛋白质,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挥发性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的反应,纤维素和蛋白质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不能用焰色反应鉴别,故A错误;
B.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用无机物氰酸铵(NH4CNO)溶液蒸发,生成了有机物尿素[CO(NH2)2],其意义在于无机物和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故B错误;
C.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904年提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汤姆生的学生)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卢瑟福的学生)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电子云模型(几率说),为近代量子力学原子模型;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得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所以,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中没有门捷列夫,故C错误;
D.测定古物的年代,常用碳的放射性同位素14C的衰减来测定:在动植物的体内都含有微量的14C,动植物死亡后,停止了新陈代谢,14C不再产生,且原有的14C含量的衰变经过5570年(14C的半衰期),它的残余量只有原始量的一半,所以,测定出土文物标本出14C在碳元素中原子数含量的减少程度,可推算文物的大致年代,故D正确;
故选D.
B.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用无机物氰酸铵(NH4CNO)溶液蒸发,生成了有机物尿素[CO(NH2)2],其意义在于无机物和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故B错误;
C.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904年提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汤姆生的学生)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卢瑟福的学生)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电子云模型(几率说),为近代量子力学原子模型;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得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所以,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中没有门捷列夫,故C错误;
D.测定古物的年代,常用碳的放射性同位素14C的衰减来测定:在动植物的体内都含有微量的14C,动植物死亡后,停止了新陈代谢,14C不再产生,且原有的14C含量的衰变经过5570年(14C的半衰期),它的残余量只有原始量的一半,所以,测定出土文物标本出14C在碳元素中原子数含量的减少程度,可推算文物的大致年代,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纤维素和蛋白质的鉴别、人工合成尿素的意义、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史、放射性同位素14C的衰减应用,题目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