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
A | 浓、稀HNO3分别与Cu 反应 | 比较浓、稀HNO3的酸性强弱 |
B | 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NaOH溶液 | 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 |
C | 测定等浓度的H3PO4、H2SO4两溶液的pH大小 | 比较磷、硫的非金属性强弱 |
D | 用等浓度的盐酸、碳酸氢钠两溶液混合反应 | 比较盐酸、碳酸的酸性强弱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铜与浓、稀HNO3的反应能够比较氧化性强弱,无法比较酸性;
B.金属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的金属性越强;
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D.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分析.
解答 解:A.浓、稀硝酸的强氧化性不同,与铜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能够比较二者氧化性强弱,无法比较酸性强弱,故A选;
B.氯化镁和氯化铝分别与氢氧化钠反应分别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氢氧化铝沉淀,但氢氧化铝能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铝表现酸性,但氢氧化镁不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说明氢氧化镁的碱性比氢氧化铝的碱性强,所以镁的金属性比铝强,故B不选;
C.测定等浓度的H3PO4、H2SO4两溶液的pH大小可判断二者酸性强弱,然后结合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C不选;
D.用等浓度的盐酸、碳酸氢钠两溶液混合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证明盐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故D不选;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考常见题型,题目难度不大,试题侧重金属性、非金属性及酸性强弱判断,明确实验原理及物质性质为解本题关键,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长式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从左到右排为1-18列,即碱金属为第一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按这种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第9列元素中有非金属元素 | |
B. | 只有第二列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 | |
C. | 第四周期第8列元素是铁元素 | |
D. | 第15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 np5 |
19.分别由短周期元素m、n、p、q组成的单质依次为甲、乙、丙、丁,有关反应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省略).其中甲为黄绿色气体,M、N均为10电子分子且M的水溶液呈碱性,Q为离子化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元素非金属性q>n>p | |
B. | 原子半径的大小m>q>n>p | |
C. | Q的溶液可以保存在细口玻璃试剂瓶 | |
D. | n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
10.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Ni2+<Cu2+)( )
A. | 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金属Pt | |
B. | 电解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质量可能保持不变 | |
C. | 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 | |
D. |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2e-═Ni |
17.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常温下,5.6g Fe与含0.2mol HNO3的溶液充分作用,最少会失去电子数为0.15NA | |
B. | 3g所含的电子数为1.8NA | |
C. | 常温下,1L 0.1mol/L AlCl3溶液中阳离子数目小于0.1NA | |
D. | 15.6g Na2O2 和Na2S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阴离子数目为0.3NA |
14.LiOH常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工业上常利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是电源的负极 | |
B. | B极区电解液为LiOH溶液 | |
C. | 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 |
D. | 外电路中每通过0.1 mol电子,生成1.12 L氢气 |
18.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的固定容器发生反应:N2(g)+3H2(g)?2NH3(g)△H<0,反应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min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 |
B. | X曲线表示NH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 |
C. | 0~8 min,H2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0.075mol•L-1•min-1 | |
D. | 10~12 min,升高温度使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