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各组稀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或试纸,仅利用溶液间的相互反应,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的是( )
A.硝酸钾 硫酸钠 氯化钙 氯化钡 |
B.硫酸 硫酸铝 氯化钠 氢氧化钠 |
C.盐酸 硫酸钠 碳酸钠 硝酸钠 |
D.硫酸氢钠 氯化镁 氢氧化钡 硫酸 |
B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与结论正确的是
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解释与结论 |
A |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生成难溶于水的BaSO4,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C | 向甲苯中滴入少量浓溴水,振荡,静置 | 溶液分层,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 | 甲苯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
D |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 变黑,放热,体积膨胀,放出刺激性气体 |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反应中生成C、SO2和CO2等 |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 | 将硫酸铜溶液直接蒸干得到胆矾 | 说明2NO2(g) N2O4(g) △H<0 | 实验室制备Fe(OH)2 |
A | B | C | D |
为了证明氯酸钾晶体中含氯元素,选用给出的试剂和操作,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滴加AgNO3溶液 ②加水溶解 ③过滤、取滤液④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⑤加稀硝酸 ⑥与浓盐酸反应⑦加NaOH溶液加热 ⑧用淀粉碘化钾
A.⑥⑦①⑤ | B.⑥⑧ | C.④②③①⑤ | D.②①⑤ |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目的或所得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向某钠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 该溶液为Na2CO3溶液 |
B | 在有镀层的铁片上,用刀刻一槽,在槽上滴入少量0.1 mol/L盐酸,一段时间后滴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 | 一定是镀锡的马口铁片 |
C | 配制SnCl2溶液时,先将SnCl2溶于适量浓盐酸,再用蒸馏水稀释,最后在试剂瓶中加入少量的锡粒 | 抵制Sn2+水解,并防止Sn2+被氧化为Sn4+ |
D | 向等浓度的NaCl和KI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溶液中先产生黄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 Ksp(AgCl)< Ksp(AgI)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所用玻璃仪器为分液漏斗、烧杯 |
B.用如图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
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
D.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乙醇中的苯酚 |
下列混合物的除杂方法与发生反应的类型均正确的是( )
| 混合物 | 加入试剂或方法 | 反应类型 |
A | 除去O2中的CO | 通入炽热的氧化铜中 | 化合反应 |
B | 除去CO2中的HCl | 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 | 中和反应 |
C | 除去碳酸钙中的碳酸钠 | 溶解、加入氯化钡溶液 | 复分解反应 |
D | 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 | 加入适量盐酸、蒸发 | 复分解反应 |
下列使用漏斗的几个实验装置中,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过滤时不断搅拌 |
B.用图2所示装置吸收NH3制氨水 |
C.用图3所示装置用苯萃取碘水中的碘,并把碘的苯溶液从漏斗下口放出 |
D.用图4所示装置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CO2气体 |
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此法提取镁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 |
B.步骤⑦电解MgCl2时阴极产生氯气 |
C.步骤⑥可将晶体置于HCl气氛中脱水 |
D.上述工艺流程中涉及化合、分解和复分解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