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2007年10月,一台湾女孩因食用河虾后服用大剂量的维生素C而中毒。菜谱中记载:河虾不宜与西红柿同食。主要原因是河虾中含有+5价砷,西红柿中含有比较多的维生素C,两者同食时会生成有毒的+3价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该反应中维生素C作催化剂 B. 因为河虾中含有砷元素,所以不能食用
C. 砒霜是砷的氧化物,由上述可推知砒霜中含有的砷是+3价 D. 上述反应中维生素C作氧化剂
【答案】C
【解析】A、由信息可知,反应中砷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维生素C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维生素C在反应中作还原剂,故A错误;B 、河虾中含有五价砷,无毒,则能够食用,故B错误;C、由信息可知,含有3价砷的物质有毒,砒霜是砷的氧化物,且有毒,则砒霜中含有的砷可能是3价砷,故C正确;D、反应中砷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维生素C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维生素C在反应中作还原剂,故D错误;故选C。
【题目】用中和滴定法确定某烧碱样品的浓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样品,配成500 mL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可放在____(填编号字母)上称量
(A)小烧杯 (B)洁净纸片 (C)直接放在托盘上
(2)滴定时,用0.20mol·L-1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不可选用_______(填编号字母)作指示剂。
(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3)若选用酚酞作指示剂,用0.20mol·L-1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溶液显_________性。
(4)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mol·L-1。
滴定次数 | 待测溶液体积(mL) | 标准酸体积 | |
滴定前的刻度(mL) | 滴定后的刻度(mL) | ||
第一次 | 10.00 | 0.40 | 20.50 |
第二次 | 10.00 | 4.10 | 24.00 |
第三次 | 10.00 | 0.40 | 21.50 |
(5)下列实验操作会对滴定结果产生的后果。(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观察酸式滴定管液面时,开始俯视,滴定终点平视,则滴定结果____________。
②若将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然后再加入10.00mL待测液,则滴定结果__________。
【题目】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示意图的一部分,根据A~I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1 | A | |||||||
2 | D | E | G | I | ||||
3 | B | C | F | H |
(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只有负化合价而无正化合价的是_______,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_______,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_______。
(2)表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酸性最强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呈两性的化合物是________。/span>
(3)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
(4)在B、C、D、E、F、G、H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