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划线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能被完全消耗的是( )
A、用40 ml 10mol/L浓盐酸与8.7g 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 | B、标况下,将2.7g 铝片投入到20 ml 18 mol/L的浓硫酸中 | C、向120 ml 2 mol/L 的盐酸中加入5.6g 铁 | D、向Ba(OH)2和NaOH各0.1mol的混合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2.24L CO2 气体 |
分析:A.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先判断反应的量的关系,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与二氧化锰正好完全反应,但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降低,反应结束,溶液中仍有HCl存在;
B.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铝发生钝化,在铝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从而阻止了酸与铝的接触,反应终止;
C.根据反应方程式,结合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判断出盐酸是过量的,又铁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前面的性质判断;
D.当将0.1mol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钡、氢氧化钠各0.1mol的混合溶液中,二氧化碳先与氢氧化钡反应,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正好完全反应.
B.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铝发生钝化,在铝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从而阻止了酸与铝的接触,反应终止;
C.根据反应方程式,结合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判断出盐酸是过量的,又铁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前面的性质判断;
D.当将0.1mol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钡、氢氧化钠各0.1mol的混合溶液中,二氧化碳先与氢氧化钡反应,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正好完全反应.
解答:解:A.将40 ml 10mol/L的浓盐酸与8.7 克二氧化锰混合,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MnO2+4HCl
Cl2↑+MnCl2+2H2O,根据方程式的计算得出40 ml 10mol/L的浓盐酸与8.7 克二氧化锰正好完全反应,但是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降低,盐酸的还原性减弱,氧化还原反应结束,此时溶液中仍然有HCl存在,故在此反应中HCl 不能被完全消耗,故A错误;
B.由于在常温下浓硫酸遇到金属铝能发生钝化现象,因此不用考虑反应物的量的关系,由于钝化现象的发生,是反应终止了.因此无论是铝还是浓硫酸都没有消耗完全,故B错误;
C.由于铁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前面,能与盐酸发生置换氢的反应,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Fe+2HCl═FeCl2+H2↑,得出120 ml 2 mol/L 的盐酸与5.6g铁反应,盐酸是过量的,因此将5.6g铁加入120 ml 2 mol/L 的盐酸中,铁将完全被消耗,故C正确;
D.当将0.1mol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钡、氢氧化钠各0.1mol的混合溶液中时,二氧化碳先与氢氧化钡反应,只有将溶液中的氢氧化钡反应完全后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根据反应:CO2+Ba(OH)2═BaCO3↓+H2O,0.1mol的二氧化碳与0.1mol的氢氧化钡正好完全反应,因此氢氧化钠没有参与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 ||
B.由于在常温下浓硫酸遇到金属铝能发生钝化现象,因此不用考虑反应物的量的关系,由于钝化现象的发生,是反应终止了.因此无论是铝还是浓硫酸都没有消耗完全,故B错误;
C.由于铁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前面,能与盐酸发生置换氢的反应,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Fe+2HCl═FeCl2+H2↑,得出120 ml 2 mol/L 的盐酸与5.6g铁反应,盐酸是过量的,因此将5.6g铁加入120 ml 2 mol/L 的盐酸中,铁将完全被消耗,故C正确;
D.当将0.1mol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钡、氢氧化钠各0.1mol的混合溶液中时,二氧化碳先与氢氧化钡反应,只有将溶液中的氢氧化钡反应完全后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根据反应:CO2+Ba(OH)2═BaCO3↓+H2O,0.1mol的二氧化碳与0.1mol的氢氧化钡正好完全反应,因此氢氧化钠没有参与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要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解决,既要判断有分析性质,要细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划横线的物质在对应的化学反应中能完全耗尽的是 | |
[ ] | |
A. |
标准状况下,将1 g铝片投入20 mL 18.4 mol/L的硫酸中 |
B. |
向100 mL 5 mol/L的硝酸中加入5.6 g铁 |
C. |
用40 mL 10 mol/L的盐酸与10 g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 |
D. |
在高温高压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1.2 mol氮气和3 mol氢气合成氨 |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划横线的物质在对应的化学反应中能完全耗尽的是
A.标准状况下,将1 g铝片投入20 mL 18.4 mol/L的硫酸中 |
B.向100 mL 5 mol/L的硝酸中加入5.6 g铁 |
C.用40 mL 10 mol/L的盐酸与10 g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 |
D.在高温高压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1.2 mol氮气和3 mol氢气合成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