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左图是一幅具有林木、河流和房屋的景观地图,右图是根据左图而建立的空间数据模型。据此回答:
图中区域的林木覆盖率约为 ( )
A.5% B.10% C.11% D.22%
图中有关地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河流由南向北流 B.河流由北向南流
C.三种地物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是林地 D.房屋在河流的西岸
下图为两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大量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___,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两地发展农业相似的优势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甲地相比,乙地农业具有的显著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联合国大会决定将2011年定为国际森林年。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000多万公顷的森林被毁坏,导致全球森林被毁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将森林开垦为农田
②非可持续性的采伐木材
③开辟森林修建居住地和道路
④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为促进世界林木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我们应该
A.封山育林,禁止森林的砍伐B.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C.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D.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
下图表示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沿途自然条件变化依次是
A.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植被: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森林
C.土壤:沼泽土-黑土-荒漠土
D.农业:种植小麦-放牧牛羊-采伐森林
(2)自东向西,自然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3)各个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东北平原—____________;大兴安岭—____________;
内蒙古高原—____________;塔里木盆地的绿洲边缘—____________。
(4)上述环境问题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5)内蒙古高原如何防治环境问题?绿洲如何防治环境问题?
下图所示为世界四条著名大河,读图回答下面试题
上述河流的河口地区,进入新的一天的时间顺序,由早到晚,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④③②① D.③①②④
上述河流流域内,有世界著名棉花产地的是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下面关于四条河流的正确叙述是
A.①、③河流三角洲地区,夏季降水较多的是①河流
B.①、④河流注入海洋的海水盐度较高的是④河流
C.②、③河流流经地区,平均海拔较高的是②河流
D.③、④河流流域内,森林覆盖率较高的是③河流
下列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A.沿京九铁路坐火车沿途看到植被景观的变化
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植被不同
C.坐火车从乌鲁木齐到连云港看见植被景观的变化
D.珠穆朗玛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
下图的天气系统中,能形成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台风天气的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7月22日上午9时左右,千年一遇的日全食在我国的长江流域上演。江苏的苏州,浙江的嘉兴、杭州、上海、安徽的铜陵等城市成为“日全食经济圈”。
材料二 7月22日日全食自西向东扫过我国的地区示意图
(1)日全食现象发生在( )
A.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
B.太阳系八大行星运行到一条直线附近
C.日月连线与月地连线成180°
D.农历十五、十六日
(2)全食带经过省会城市的省级行政区中,不包括( )
A.四川 B.湖北 C.江西 D.浙江
(3)报道中称苏州、嘉兴、杭州、上海、铜陵等城市成为“日全食经济圈”,但没有提及重庆、成都等,原因最可能是( )
A.苏州等城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交通便捷
B.苏州等城市地处平原地区,日食观测条件最好
C.重庆、成都多雾,且台风多发,且日食持续时间短
D.重庆、成都等地,基础设施落后,接待能力不足
读我国四大地区人口流动示意图,回答:
四大地区中人口流入量最大的是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四大地区中人口流动量最小的是:
促进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B.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C.环境状况的变化 D.交通条件的改善
区域发展阶段由低到高的排列,正确的是
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工业化—综合发展 B.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综合发展—工业化
C.工业化—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综合发展 D.综合发展—以传统农业为主体—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