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三只虫草

阿来

海拔三千三百米。寄宿小学校的钟声响了。桑吉从浅丘的顶部回望钟声响起的地方,那两层的曲尺形楼房是他刚刚离开的学校。

这是五月初始的日子,空气湿润起来。在刚刚过去的那个冬天,鼻子里只有冰冻的味道、风中尘土的味道,现在充满了他鼻腔的则是冰雪消融的味道,冻土苏醒的味道,青草发芽的味道。这是高海拔地区迟来的春天的味道。

第三遍钟声响起来了,这是正式上课的铃声。现在,点名该点到他了。今天是星期三,第一节是数学课,那么点名的就该是娜姆老师。娜姆老师用她甜美的、听上去总是有些羞怯的声音念出了他的名字:桑吉。没有回答。娜姆老师提高了声音:桑吉!桑吉似乎听到同学们笑起来。娜姆老师又念了一遍:桑吉!

桑吉此时正站在望得见小学校、望得见小学校操场和红旗的山丘上,对着水汽芬芳的空气,学着老师的口吻:桑吉!然后,他笑起来:对不起,老师,桑吉逃学了!

此时,桑吉开始顺着山坡向下奔跑。他奔跑,像草原上的很多孩子一样,并不是有什么急事需要奔跑,而是为了让柔软的风扑面而来,为了让自己像一只活力四射的小野兽一样跑得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春天里,淡青色的草坡在脚底下已经变得松软了,有弹性了。很像是地震后,他们转移到省城去借读时,那所学校里的塑胶跑道

脚下出现了一道半米多高的土坎,桑吉轻松地跳下去了。他跳过一丛丛只有光秃秃的坚硬枝干的雪层杜鹃,再过几天,它们就会绽放新芽,再有一个月,它们就会开出细密的紫色花朵。挨着杜鹃花丛是一小片残雪,他听见那片残雪的硬壳在脚下破碎了。然后,天空在眼前旋转,那是他在雪上滑倒了。他仰身倒下,听到身体内部的东西震荡的声音。他笑了起来,学着同学们的声音,说:老师,桑吉逃学了。

老师不相信。桑吉是最爱学习的学生,桑吉还是成绩最好的学生。老师说:他是不是病了?

⑧“老师,桑吉听说学校今年不放虫草假,就偷跑回家了。

本来,草原上的学校,每年五月都是要放虫草假的。挖虫草的季节,是草原上的人们每年收获最丰厚的季节。按惯例,学校都要放两周的虫草假,让学生们回家去帮忙。如今,退牧还草了,保护生态了,搬到定居点的牧民们没那么多地方放牧了。一家人的柴米油盐钱、向寺院作供养的钱、添置新衣裳和新家具的钱、供长大的孩子到远方上学的钱、看病的钱,都指望着这短暂的虫草季了。桑吉的姐姐在省城上中学。父亲和母亲都怨姐姐把太多的钱花在打扮上了。而桑吉在城里的学校借读过,他知道,姐姐那些花费都是必需的。她要穿裙子,还要穿裤子。穿裙子和穿裤子还要搭配不同的鞋,皮的鞋、布的鞋、塑料的鞋。

桑吉说:今年虫草假的时候,我要挣两千元。一千元寄给姐姐,一千元给奶奶看医生!

所以,他就打定主意逃学了。所以,他就在这个早上,在上学的钟声响起之前,跑出了学校。

奔跑中,他重重地摔倒在一摊残雪上,仰身倒地时,胸腔中的器官都振荡了,脑子就像篮球架上的钢圈被敲击过后一样,嗡嗡作响。桑吉庆幸的是,他没有咬着自己的舌头。然后,他侧过身,让脸贴着冰凉的雪,这样能让痛楚和脑子里嗡嗡的蜂鸣声平复下来。

这时,他看见了这一年的第一只虫草!

(选自《人民文学》2015年第2期,有删改)

【1】文章画线语句描写很精彩,请简要分析其表达特色。

答:

【2】主人公桑吉形象非常突出,请概括其特征。

答:

【3】请简要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

【4】本文写了桑吉逃学而去挖虫草的故事,请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

答: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甲)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乙)

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民。”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敢以烦执事 执事:办事的官吏。

B.越国以鄙远 鄙远:把远地当作边邑。

C.行李之往来 行李:使臣携带的各种物品。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那人,这里指秦伯。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B.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C.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D.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3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烛之武退秦师》节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B.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此后多以成语“秦晋之好”来形容两家联姻。

C.师,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之一,以二千五百人为师。在文学作品中,用来泛指军队。

D.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文中晋侯、秦伯分别代指晋文公、秦穆公。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晋以强凌弱。两国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但是秦、郑并无直接冲突,秦、晋分别驻扎两地

等情况,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B.秦、晋貌合神离。两国虽是友好邻邦,但是晋国曾经答应将焦瑕二邑割让给秦国而未能实现,烛之武巧妙地利用了两国的矛盾,这是他智退秦师的关键。

C.佚之狐慧眼识人。他主动向郑伯推荐烛之武,尽管烛之武认为自己年事已高,才能低下,但是在郑伯的请求下还是奉命出使,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D.烛之武能言善辩。在他的劝说下,秦国撤走了围攻郑国的军队,而且派人帮助防守,将秦晋联盟巧妙瓦解,最后晋国也不得不退兵,郑国得以保全。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说“韵”

金开诚

“韵”最初的含义大约是指声调的和谐。蔡邕《琴赋》中的“繁弦既抑,雅韵乃扬”,陆机《演连珠》中的“赴曲之音,洪细入韵”,用的便是这个意思。

声调的和谐经过人的“通感”首先向两个方面蔓延生发。一个方面是指人的神情、气派、风度上的和谐得体,这一般被称为神韵、风韵。但神情、气派、风度这几个词,一般说来是中性的,无褒贬之意。而神韵、风韵一般指神情、气派、风度中已经含有了某种和谐之美。另一个方面是在文学艺术中蔓延,这一般被称为气韵。如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序》中将“气韵生动”列为“绘画六法”之首。

不过,以上所谓的形容人的和谐用神韵、风韵,形容文学艺术的和谐用“气韵”,只是就一般而言,实际上两者混用的情况也并不罕见。

“韵”的含义既已蔓延到形容人与艺术,就势必还要扩散到各种事情上去。“风流韵事”即其显例,而其事则必须和谐才能称为“韵”。如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等人在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就是风流韵事,有“墨皇”《兰亭集序》为证。倘若这帮人喝醉了酒争吵起来,乃至大打出手,那就既不“风流”也非“韵事”了。唐代元稹写传奇小说《会真记》,写的不算“风流韵事”,因为“始乱终弃”这件事并不和谐。等到《会真记》演变成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时,作品所写的就是风流韵事了。因为那事情虽有波折,终趋和谐。和谐之美是“韵”的核心含义,这是不能有太大变化的。

“韵”虽以和谐为核心,但这和谐却还有两个重要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从谢赫所强调的“气韵生动”就可以看出,和谐还须是动态的,具有外在的或内在的生动性。比如说时装店里使用的木制模型,套上时装不能说它不和谐,但却没有气韵;而活的时装模特儿的表演却变静态为动态,具有外在的生动性,那就或多或少有些气韵了。犹如断臂的维纳斯雕像之类,那是不穿时装也有气韵的,因为它具有内在的生动性。”韵“所指的和谐要结合生动这个特征是势所必然的,因为它首先出于声调,而声调则是流动变化的;蔓延到人,则人的神情、气派、风度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表现得充分;又蔓延到文学艺术,自然更要求生动传神。静态的书法、绘画尚且要求只有形象生动,才谈得上气韵,更何况动态的电影与电视剧等。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倘若毫无气韵,那便是劣作。

第二个特征是“韵”的和谐还要使人玩味不尽,所以又生发了“韵味”这个词。在京剧行家看来,唱得有没有韵味,乃是最为重要的评价标准。照理说,一个演员唱戏,只要音色不怪异,又不荒腔走板,自然已达到和谐有“韵”的标准;但,事实上“韵”之外还要再加上“味”,就是说这种和谐还必须能引发审美中的联想与想象,这样才会有使人玩味不尽的魅力。只有有了“味”,才能使“韵”这个审美标准更加富有中国特色。因为“韵”所指的和谐已经是传统的中庸思想的一种表现了;如果再加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味”,那就又涉及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阴阳统一了。

总之,对“韵”的追求,不但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而且也为传统文化宝库带来了相当客观的创造性成果。有关“韵”的创作经验和思想经验是很值得借鉴的,它能使中国人的生活与创作多一点风姿韵致,少一点不文明。

(选自《艺术欣赏之旅》,有删改)

【1】下列关于“韵”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谢赫提到的“气韵生动”,体现的是文学艺术中的“韵”,这是由“韵”的最初含义经过人的“通感”蔓延生发的。

B.人的神情、气派上所体现的“韵”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得到充分的表现,并且这种神情气派上的和谐得体,一般无褒贬之分。

C.“韵”原本指声调的和谐,后来通过人的各种感觉行为和艺术活动迸一步蔓延到各种事情,这些符合“韵”的标准的事情都含有和谐之美。

D.对“韵”的创作经验和思想经验的借鉴既涉及个人的生活品味,也关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2下列对“韵”的核心问题——“和谐”的特征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韵”最初的含义是指声调的和谐,而声调是流动变化的,所以“韵”的和谐一定要结合生动这个特征。

B.和谐之美虽然是“韵”的核心,但在此之外,还要“气韵生动”和有“韵味”,这样才能使“韵”这个审美标准更加富有中国特色。

C.有“韵”才能引发审美对象的联想和想象,“韵”是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与“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的结合。

D.静态书法、绘画中的形象生动体现的是和谐外在的生动性,而电影或电视剧生动形象的演绎则体现了“和谐”内在的生动性。

3下列分析与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正是因为与“韵”有关的神韵、风韵以及气韵等表述往往并不固定,所以“韵”的含义才能由声调的和谐扩散到各种事情上去。

B.“韵”是“有”“实”,“味”是“无”“虚”。“韵味”强调文艺作品要在生动之外还能使人产生玩味不尽的感受,是比生动性更高层次的要求。

C.唐代元稹的《会真记》写的不算风流韵事,而《会真记》演变成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之后所写的就是风流韵事,这说明事情只有经历波折,才能达到“韵”的和谐。

D.“韵”是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也为传统文化带来了创造性成果,这一点是其他民族文化所无法企及的。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

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被媒体报道林庚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今年中秋节的前两天这位97岁的老人在睡梦中辞世人们这才又记起早年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后来又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的林庚先生。

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曾告诉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去接触林庚拜访林庚因为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

这笔精神财富近20年来一直隐居在北京大学燕南园里。上世纪80年代林庚从北大退休便一直居住在这里。学生们偶尔从门口路过能看到林庚先生正静坐在藤椅上他的侧影清癯而安详。

这些学生再也听不到林庚讲课了。

据听过课的人们回忆林庚讲课有时身着白衬衣吊带西裤有时身着丝绸长衫。他腰板挺直始终昂着头大多时间垂着双手平缓地讲着讲到会心关键处会举起右手辅以一个有力的手势他从不用讲稿偶尔看看手中卡片但旁征博引堂下鸦雀无声仿佛连“停顿的片刻也显得意味深长”。

林庚退休之前中文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堂“告别课”。尽管从1933年在清华大学给朱自清当助教开始林庚已经执教半个世纪但他的讲课题目还是几经更换才定下讲课内容也斟酌再三教案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这一课讲的是“什么是诗”。

讲课那天他穿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照钱理群的说法“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然后他款款讲来滔滔不绝。但是课后当钱理群送他回家他一进门便倒下大病一场。

晚年燕南园里这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已经少问世事不接受媒体访问淡出公众视野。甚至连那些从他门口路过的学生有些也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功利、名望仿佛已经完全从先生的心里消失。”张鸣说。

隐居中的林庚唯独在有人请他为学生讲课时绝不推辞。“对学生对年轻人林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情和期待。”张鸣说。在他那间20多年毫无变化、简朴陈旧的客厅里他面对来访的学生很容易激动起来。阳光从东、南、西三面的窗户洒进来学生们“坐在他面前甚至连敬仰的心都很难产生他实在太随和太真诚”。学生袁行霈回忆他从不对学生耳提面命疾言厉色也不肯当面表扬或者说些惯常的客套话。学生去看望他时他起身迎接。离开时又总是要送出大门说声“谢谢”。

这位曾经的北平现代派诗人、后来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一生追慕的是“寒士文学”和“布衣感”。他推崇不在权贵面前低头、“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的骨气。他的学生袁行霈至今记得先生的一句话“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

不过“文革”中林庚曾被选调入“两校写作小组”。这段历史成为有人指责林庚的罪名之一。但钱理群向记者转述在一次为一本古书做注的讨论会上江青曾送给林庚一枝花托他“转交夫人”。林庚不卑不亢接过花随手放在桌上没有任何受宠若惊的表情。“这起码说明林庚先生的态度。他是温和的他不是激烈反抗型的文人这与他的性格一向相符。而他对政治里的事情原本并不清楚。”钱理群说。他认为此前和此后林庚与政治再无半点瓜葛可以作为一个证明。而林庚晚年的隐居被钱理群看作“从根底上是自由的精神”。

“在做人上他是成功的。”钱理群评论“相比一些在世时被推上高位被别人供奉的人林庚的结局是最美的。”

“他并不显赫社会上的人也许并不知道他是谁然而学生却永远铭记。”钱理群说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可以得到的最高评价。

(选自《民国那些人》有删改)

相关链接

(1)①钱理群著名人文学者鲁迅、周作人研究专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②张鸣北大中文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等职。③袁行霈著名古典文学专家曾任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

(百度百科)

(2)一次张鸣去拜访他请教学问。两人正高谈阔论忽然屋里响起一阵响亮的鸡叫随后锣鼓声大响。张鸣大吃一惊不知所措。林庚见了在一旁得意地拍起手哈哈大笑。原来那是儿孙们送给这位年过九旬老人的一件玩具只要说话声音过大就会自动发出声响。这是林庚十分喜爱的玩具。林庚还喜欢孩子们送给他的玩偶“悟空”和“八戒”特意挂在窗前只要一碰两个玩偶便手脚乱动。他还酷爱风筝常到学校围墙外的空地放风筝。

(《张鸣访谈录》)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林庚先生早年名声很大曾位列“清华四剑客”后来又成为“北大中文四老”之一但后来却被人们完全遗忘了。

B.林庚先生上课注重形象风度翩翩加上教态大方吸引学生们全神贯注地倾听。

C.林庚先生隐退后不再为学生们上课了所以钱理群才会建议学生们去接触、拜访林先生以期从他身上得到教益。

D.林庚在“文革”中被选调入“两校写作小组”这段历史被人视为其污点而从他对待江青送花的态度看他并非刻意参与到政治中。

E.林庚并不具有显赫的地位却以其人格魅力被学生永远铭记这是一个老师所能得到的最高评价。

【2】钱理群说林庚“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请结合全文说说这“精神财富”体现在哪些方面。

【3】文中引用了钱理群、张鸣、袁行霈等人对林庚先生的评述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4】文中说林庚先生是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0  76996  77004  77010  77014  77020  77022  77026  77032  77034  77040  77046  77050  77052  77056  77062  77064  77070  77074  77076  77080  77082  77086  77088  77090  77091  77092  77094  77095  77096  77098  77100  77104  77106  77110  77112  77116  77122  77124  77130  77134  77136  77140  77146  77152  77154  77160  77164  77166  77172  77176  77182  77190  10914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