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回答下题。
1.于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②④①③
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
[ ]
A、多年平均降水量
B、多年平均蒸发量
C、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D、多年平均储水量
“牧童经济”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位于中亚的咸海,原面积大于6.0×104Km
2
,到2000年只4000Km
2
。咸海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
A.围湖造田
B.大量引用流入咸海的河水灌溉土地,流入咸海的水量日趋减少
C.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D.位于干旱地区,森林植被破坏,沙漠化的现象加剧
衡量一个国有或地区水资源的丰富程度,主要是看
[ ]
A.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
B.年降水量
C.年蒸发量
D.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
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完成1 ~2题。
1. 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①用水量大 ②降水丰富 ③干旱少雨 ④污染严重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 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节约用水 ②国内跨流域调水 ③人工降水 ④循环用水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与水资源总量的比率。 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利用率为40 %,而当利用率超过40 %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读下表回答1-2 题。
1.从表中数据,可以直接看出我国
[ ]
A.基本不存在水资源紧缺的现象
B.海河流域水资源丰富
C.水资源的利用率极不平衡
D.我国水资源分布东多西少
2.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是因为华北地区
[ ]
A.降水总量少
B.降水年际变化大
C.水资源浪费严重
D.水资源需求量大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的水资源数量,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虚拟水战略是指贫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 生产过程消耗水量大的产品,尤其是粮食) 来获得水和粮食的安全。据此完成1-2 题。
1.下列关于虚拟水战略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 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B.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区域性粮食安全问题
C.跨流域调水工程属于虚拟水战略
D.缺水国家应尽量限制水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2.我国应强化虚拟水战略的地区有
[ ]
A.西北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东南沿海地区
D.华北地区
城市涝灾(内涝)和城市水资源短缺并存,已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的新环境问题。收集拦蓄雨水为城市所用被称为城市雨水资源化。城市雨水资源化可同时缓解城市涝灾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根据资料,提出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应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约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及其解决措施是
[ ]
A.水—南水北调
B.天然气—西气东输
C.电—西电东送
D.煤—西煤东运
水在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的运动过程称为社会水循环。读“社会水循环概念框架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表示自然水系统、外部再利用、废水处理和给水处理,其中乙环节应为
[ ]
A.给水处理
B.外部再利用
C.废水处理
D.自然水系统
2.下述现象的形成与输水节点关联正确的是
[ ]
A.地面沉降--取水
B.水质型缺水--配水
C.黄河断流--内部再利用
D.资源型缺水--回水
0
6637
6645
6651
6655
6661
6663
6667
6673
6675
6681
6687
6691
6693
6697
6703
6705
6711
6715
6717
6721
6723
6727
6729
6731
6732
6733
6735
6736
6737
6739
6741
6745
6747
6751
6753
6757
6763
6765
6771
6775
6777
6781
6787
6793
6795
6801
6805
6807
6813
6817
6823
6831
109140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