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基尼系数可以用来反映行业内部企业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基尼系数的值在0~1之间,越接近1表明产业集聚程度越强。
1.1996年至2005年海洋三大产业的基尼系数变化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静态角度看,集聚程度最高的产业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集聚程度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动态的角度看,产业集聚程度在2002 年以后呈降低趋势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滨海旅游业的基尼系数在2003年至2005年迅速下降,表明其空间集聚程度降低,这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洋的作用日益重要,开发蓝色疆域,保护海洋环境,已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北省、天津市的部分沿海区域盛产海盐,形成了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
材料二:天津滨海新区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开采与加工基地,海洋化工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世界知名、全国领先。在“十一五”规划中,天津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
材料三:海底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泄漏与污染,已成为困扰人们的主要问题。
(1)墨西哥湾与渤海共同的资源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长芦盐场形成的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石油工业及海洋化工的社会经济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发生相同程度的原油泄漏后,在自然情况下,墨西哥湾和渤海两个水域水体自净速度的有何差异,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年来我国舟山渔场实施了伏季休渔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 ]
A.实现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B.避免高温作业
C.避免台风等自然灾害袭击
D.避免赤潮发生
近些年探测,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开始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
①可取代一些核电站,减少核废料的污染
②无CO2排放,减缓全球变暖速度
③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质量
④部分替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阅读下列两个海域地区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海洋是交通的要道,资源的宝库,开发蓝色疆域,保护海洋环境,已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
1.读墨西哥湾和渤海图,其中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图,实际海域面积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其中一个海域,说明其位置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墨西哥湾与渤海共同的优势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或运输过程中出现的泄漏,已成为破坏海洋环境的主要问题,试分析在自然情况下,相同程度的原油泄漏后,两个海域水体自净速度哪个更快?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我国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海洋石油及化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规划中连接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渤海跨海大通道,拟采用“南桥北隧”方式,这样设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5月15日,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在北京举行了《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09》首发仪式。报告指出,我国在发展海洋事业、维护海洋权益、确保安全环境等方面,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需要谨慎面对、妥善处理、积极参与,努力创建周边和谐的海洋环境。下图为我国海域洋流分布图。
材料二 我国近海2月和8月表层水温分布图。
(1)材料一图中A、B、C三处,最易形成大渔场的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甲、乙两图中,表示2月水温分布的是______ 图,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甲图中黄海海域的等温线自南向北呈舌状凸出原因可能是______。
A.寒流流经
B.暖流流经
C.大陆的影响
D.径流的影响
(4)我国四大近海海域中,水温年较差最小的是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据测算,我国降水最多的地点是位于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试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某虚拟岛屿图,岛上有甲、乙、丙、丁四个地点可以兴建渔港或渔产品加工厂。据此完成1~2题。
1.考虑“港阔水深”与“接近大陆架”因素,最适合建渔港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渔港附近常有鱼产品加工厂,其考虑的工业区位因素主要是
[ ]
A.交通
B.市场
C.原料
D.劳动力
我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自2010年12月8日于广州起航,2011年12月11日圆满完成第22次环球科学考察任务凯旋青岛。下图为“大洋一号”科学考察第22次环球科考航线示意图。读图回答。
(1)比较分析图中①②⑤⑥海域中表层盐度最高和最低的海区,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图中①②③④⑤⑥海域中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海区,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长江口夏季盐度分布图(盐度单位:%)
材料二江苏盐场分布在北起苏鲁交界处,南至长江口这一斜形狭长的海岸带上。
(1)说出图中海域等盐度线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江苏盐场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我国局部海岸带经济开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岸带是海域和陆域的交界地带,地理位置优越,其开发条件得天独厚还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苏东与闽东南海岸线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原因分
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地海岸带开发利用的差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淮北盐场形成的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6590
6598
6604
6608
6614
6616
6620
6626
6628
6634
6640
6644
6646
6650
6656
6658
6664
6668
6670
6674
6676
6680
6682
6684
6685
6686
6688
6689
6690
6692
6694
6698
6700
6704
6706
6710
6716
6718
6724
6728
6730
6734
6740
6746
6748
6754
6758
6760
6766
6770
6776
6784
109140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