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图为我国某地公路线路示意图,该地北部高、南部低。读图回答问题。
1.M处公路穿越的地形是
A.
河谷
B.
盆地
C.
陡坡
D.
平地
2.该地公路常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A.
沙尘暴
B.
寒潮
C.
泥石流
D.
干旱
该面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按城市化发展过程,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A.
a—d 一 b 一 c
B.
c 一 d—b—a
C.
d—b 一 c 一 a
D.
a—c 一 d 一 b
2.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A.
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
B.
逆城市化
C.
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
D.
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
3.b 图中距市中心 8 千米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A.
商业区
B.
行政区
C.
工业区
D.
住宅区
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是指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该区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图为世界某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与布局方位雷达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该城市商业区地租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中心
A.
金融机构较多
B.
环境质量较差
C.
流通人口较多
D.
商品流通量较大
2.若图中有高级住宅区分布,最可能分布在该城市的
A.
西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北方向
D.
东南方向
3.图中甲处工业区可能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
甘蔗制糖
B.
电子装配
C.
石油化工
D.
有色冶金
读图,完成1-3题。
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a>b>c>d
B.
气压:a>b>c>d
C.
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形的差异
D.
a地多阴雨天气
2.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③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A.
净化、增温
B.
净化、增湿
C.
增温、增湿
D.
减湿、减温
3.若此图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度环流侧视图,则③处为
A.
副热带高气压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赤道低气压带
D.
中纬西风带
如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 mm增至500 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 mm左右。据此完成问题。
1.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A.
50 m
B.
150 mm
C.
200 mm
D.
250 mm
2.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性措施有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990年代始,印尼经济快速发展,但环境问题随之凸显,其中又以空气污染最为严重。自90年代末期迄今,空气污染问题不仅影响航海与航空运输,也损害居民的健康。此外,烟霾常随著盛行风吹往北方,致使邻近国家亦深受空气污染之苦。回答问题。
1.印尼(特别是苏门答腊岛)的空气污染灾害,在下列哪些月份对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的影响最大
A.
4-5月
B.
6-9月
C.
10-11月
D.
12-翌年3月
2.当苏门答腊发生严重空气污染,通过下列哪个国际海峡的船只,必须有导航设备才可航行
A.
巴士海峡
B.
巽他海峡
C.
对马海峡
D.
马六甲海峡
图4为“我国沿海某省1960?2060年间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及预测图”读图完成问题。
1.关于该省人口自然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曲线在1970到1980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快速发展
B.
b曲线在1980年后缓慢上升与a曲线变化无关
C.
在K时间点之后,人口总量仍将继续增长
D.
本世纪初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2.根据该省人口增长状况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现阶段应该取消控制生育的政策以减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B.
从长远来看,a曲线的下降将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
C.
由于人口增长率的持续下降,目前我国劳动力巳经实现充分就业
D.
目前a曲线的变化巳导致劳动人口减少而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
下表是中国、印度、俄罗斯、美国四个国家2008年每日的石油生产、消费、输出、输入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表判断,哪国国内每日石油现货呈现不足的情形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根据上袭判断,甲、乙、丙、丁国家分别是
A.
中国、俄罗斯、美国、印度
B.
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
C.
俄罗斯、美国、印度、中国
D.
美国、俄罗斯、印度、中国
浙东四明山是革命老区,位于浙江嵊州市境内。有第二庐山之称,林深茂密,青山碧水,各种鸟兽出没其间,生态环境十分优越,被誉为天然“氧吧”。据此回答题。
1.四明山区的主要自然植被属于
A.
温带落叶阔叶林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亚寒带针叶林
2.四明山区的主要土壤类型是
A.
红壤
B.
水稻土
C.
黑土
D.
紫色土
读1937~1980年内蒙古商都县土地耕垦、人口、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图,回答问题。
1.对该县1949~1980年土地耕垦、人口、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
人口总数约翻了一番
B.
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
C.
荒漠化面积扩大了约3倍
D.
放牧的绵羊总数增加了约2倍
2.导致该县荒漠化面积扩大的根本原因是
A.
人口数量的变化
B.
耕地面积的变化
C.
放牧强度的变化
D.
气候的变化
0
4951
4959
4965
4969
4975
4977
4981
4987
4989
4995
5001
5005
5007
5011
5017
5019
5025
5029
5031
5035
5037
5041
5043
5045
5046
5047
5049
5050
5051
5053
5055
5059
5061
5065
5067
5071
5077
5079
5085
5089
5091
5095
5101
5107
5109
5115
5119
5121
5127
5131
5137
5145
109140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