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下图中的S国石油工业发达。近几年,该国的服装工厂多从中国等地进口成品服装,但使用本厂商标进行销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M城市发展石化工业,其主导的区位条件是
A.
劳力资源丰富
B.
科技力量雄厚
C.
接近原料地
D.
接近消费市场
2.该国服装工厂生产经营方式发生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原料资源短缺
B.
劳力成本上升
C.
能源供应不足
D.
市场需求减小
读我国某市城区地租分布等值线图(a>b>c)。
1.该市重工业区向东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① 城区地价上涨
② 缓解城区环境污染
③ 北部有剩余劳动力
④ 北部矿产资源丰富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价住宅群,主要原因是甲地
A.
远离中心城区,附近有大超市
B.
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C.
位于城区外缘地价便宜,环境质量好
D.
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该图为“植物体的增长与气温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气温越高,植物体生长速度越快,当气温为10℃时,其植物生长速度为30℃时的
A.
20%
B.
50%
C.
90%
D.
110%
2.一山体高5 000米,某日海平面气温为40℃,此时山体上植物生长最快的地方是
A.
山麓地区(海平面)
B.
海拔200米的山坡上
C.
海拔2 000米的山腰上
D.
海拔5 000米的山顶上
下图为某日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完成问题。
1.该日,南半球正处于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①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
A.
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
B.
上升、暖湿
C.
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
D.
下沉、热干
自2008年以来,太阳活动又进入了活跃期。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太空环境中心预测,本次太阳活动周期将从2008年3月开始,到2011年末或者2012年达到顶峰。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潮汐现象是由太阳活动引起的
B.
与天气和气候无关
C.
太阳活动剧烈时,会发生磁暴、极光现象
D.
耀斑爆发时,对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有利
2.当太阳活动剧烈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直接
A.
干扰中波通讯
B.
扰乱地球运动
C.
产生极光
D.
扰乱电离层
下列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南半球的信风是东北风
B.
赤道低气压带南侧是盛行西风带
C.
高压带均盛行下沉气流
D.
低气压带均是由于空气受热上升所致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小题。
1.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A.
M地
B.
N地
C.
P地
D.
Q地
2.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
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B.
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
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
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某钢铁厂于19世纪初建在M地;20世纪80年代将炼铁厂从M地迁至N地,炼钢厂仍留在M地,如左图所示。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依赖进口。图中河流可通航。结合下表,回答问题。
1.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地的有利条件有
①接近燃料地 ②接近铁矿 ③接近消费市场 ④廉价劳动力充足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2.该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N地,可以降低
A.
燃料运输费用
B.
铁矿石运输费用
C.
产品运输费用
D.
废弃物的排放量
12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可能位于:
A.
黄河河口附近
B.
亚马孙河河口
C.
南极大陆
D.
阿根廷
2.12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
A.
正东、正西
B.
东南、西南
C.
东北、西北
D.
东南、西北
上海浦东新区、成渝实验区、武汉城市圈是我国的三个实验区。三个实验区形成的共同优势是
A.
矿产、能源资源丰富
B.
地形平坦,光热充足
C.
经济腹地广,带动力强
D.
开发早,工业基础雄厚
0
3811
3819
3825
3829
3835
3837
3841
3847
3849
3855
3861
3865
3867
3871
3877
3879
3885
3889
3891
3895
3897
3901
3903
3905
3906
3907
3909
3910
3911
3913
3915
3919
3921
3925
3927
3931
3937
3939
3945
3949
3951
3955
3961
3967
3969
3975
3979
3981
3987
3991
3997
4005
109140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