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二战后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
A.
城市化速度有所下降
B.
大城市发展速度很快
C.
中小城镇发展迅速,速度大大超过大城市
D.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减少
下列关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B.
我国只是西北地区为干旱多发地区
C.
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
D.
寒潮影响范围小
下列说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含义的是
A.
人类的生存不应危急其他物种的生存
B.
在环境允许的范围内,现在和将来应给社会上所有人提供充足的生活保障
C.
为了后代人满足需要,现代人应该减少和节制需求
D.
发达国家的发展不应损坏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18世纪中叶以来,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公害事件多数发生在
①民族经济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
②西方工业化国家
③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
④热带雨林锐减的亚马孙河流域
A.
①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③④
下列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现象的是
A.
有害农药不加处理,不加限制地排放到江河湖海中
B.
人类排放的大量氟氯烃化合物破坏了臭氧层
C.
滥伐森林,造成森林面积锐减,对环境调节功能下降
D.
不合理的灌溉等原因引起土壤盐碱化
局部的环境问题,之所以能够扩大甚至蔓延全球,其原因有
A.
自然界的大气、水、地表物质不断运动、循环
B.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和渗透
C.
一个地区环境的改变,肯定立即使全球所有地区环境随之大变
D.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主要的、明显的,差异性是次要的、不明显的
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这些都说明了
A.
环境问题一般不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B.
污染物具有残留性
C.
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D.
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
欧洲政治地图剧变,苏联解体的时代是
A.
60年代末
B.
70年代末
C.
80年代末
D.
90年代末
认识世界政治地理格局,需要了解
A.
世界政治地图
B.
世界经济全球化
C.
主要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
世界经济区域化
揭开欧洲列强向海外扩张序幕的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地理大发现
D.
新科技革命
0
2987
2995
3001
3005
3011
3013
3017
3023
3025
3031
3037
3041
3043
3047
3053
3055
3061
3065
3067
3071
3073
3077
3079
3081
3082
3083
3085
3086
3087
3089
3091
3095
3097
3101
3103
3107
3113
3115
3121
3125
3127
3131
3137
3143
3145
3151
3155
3157
3163
3167
3173
3181
109140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