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森林白天可以吸收CO2,放出O2,在不受其他条件的影响下,林区的CO2浓度(PPM)具有如右图的明显日变化。读某高纬地区森林CO2浓度日变化图,完成以下问题。
【1】当地CO2浓度最低时的地方时是( )
A. 日出前后B. 12:00C. 14:00D. 日落前后
【2】该地的经度可能是( )
A. 15°EB. 75°EC. 75°WD. 150°W
【3】该地沼泽广布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 降水丰富,河流众多,湖泊面积广大
B. 地势低洼,海水大面积倒灌
C. 有凌汛现象
D.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答案】
【1】D
【2】B
【3】D
【解析】
试题分析:
【1】白天,植物一直在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植物所消耗的CO2一直在增加,导致大气中CO2浓度一直下降,至日落前后,太阳落山,不在进行光合作用,这时C O2浓度降为最小。故答案选D项。
【2】.从上题分析可知,一天中大气中CO2含量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大致出现在日出前后和日落前后,因此,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日出、日落分别约为北京时间11点和19点,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15点,因北京时间指120°E地方时,因此该地经度约为75°E。答案选B项。
【3】有材料可知该地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因此地表易积水而形成沼泽。答案选D项。
沼泽是许多自然地理条件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形成的。但主要条件是气候、水文、地质地貌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1)气候条件 土壤表层经常过湿是沼泽形成的直接原因,而土壤水分状况主要决定于气候。在降水丰富的过度湿润地带,地表水分过多,空气湿度大,蒸发弱,除地表切割程度大,河网发达的地区外,沼泽几乎占据整个地面,不仅在低洼地貌中,而且在山坡,甚至分水岭也有沼泽发育。
(2)地质地貌条件新构造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直接而明显。一个地区长期下沉,造成四周高、中间低洼的地貌结构,并堆积有深厚的疏松物质,地表坦荡低平,侵蚀能力弱,河流蜿蜒曲折,排水能力低,有利于水分的汇集和停滞。可见地质构造和地貌条件,为沼泽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场所。
(3)水文条件一个地区的水文特征,受气候及地貌条件所制约。水文特征在沼泽的形成过程中,也有重要作用。地表水和地下水是沼泽补给的直接水源,而补给量的大小与径流条件有直接关系。
(4)人为因素的影响人类经济活动对沼泽的形成也起到一定作用。森林资源遭到残酷掠夺和严重破坏,在一些砍伐迹地和被火烧的迹地上,常演变发育成沼泽,大中型水库周围和回水范围内,因抬高了地下水位而逐渐沼泽化。此外,在运河区、灌溉区和水利工程修建区,这种现象也很普遍。人类活动能促进沼泽的形成。当然,人类活动也能控制沼泽的发展,采取人工排水,可加速沼泽变干。总之,人为因素对沼泽的影响,比自然演化要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