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是某山地自然带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图中自然带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人类活动B. 海陆位置
C. 纬度差异D. 水热条件
【2】20世纪70年代,该地区常绿阔叶林遭到大量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径流季节变化加大,旱涝灾害频繁,动物“外逃”……该描述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 单一性B. 间断性
C. 整体性D. 差异性
【3】近几十年来,该山地积雪冰川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可能是
A. 物种减少B. 全球变暖
C. 酸雨危害D. 臭氧层破坏
【答案】
【1】D
【2】C
【3】B
【解析】
【1】图中显示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自然带更替,体现了垂直地域分异。影响垂直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水热条件,故D正确。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和差异性。材料中植被的破坏影响到河流的水文特征、加剧自然灾害、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说明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故C正确。
【3】全球变暖,加速冰川消融,雪线升高,因此山地积雪冰川面积不断缩小。故B正确。
【题目】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纳瑟姆曲线表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大体上都经历了类似正弦波曲线上升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拐点:当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代表经济发展势头较为缓慢的准备阶段,这个国家尚处于农业社会;当城市化水平超过30%时,第一个拐点出现,代表经济发展势头极为迅猛的高速阶段,这个国家进入工业社会;城市化水平继续提高到超过70%之后,出现第二个拐点,代表经济发展势头再次趋于平缓的成熟阶段,这时,这个国家也就基本实现了现代化,进入后工业社会。下图为我国城市化“纳瑟姆曲线”图。
材料二 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表。
时间 | 1月 | 2月 | 7月 | 10月 | 全年 |
平均气温差/℃ | 5.2 | 6.0 | 5.4 | 6.0 | 5.5 |
(1)1990~203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该阶段有何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
(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