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0.结合图示信息,以下关于该市人口状况的判断,最可信的是( )A. | 该市老龄化问题已较为严重 | |
B. | 该市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 | |
C. | 该市目前人口增长属于“高-低-高”模式 | |
D. | 该市老年人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
分析 主要考查了城市人口状况.读图,2010年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79.22%,1990年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72.09%,劳动适龄(15-6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解答 解:劳动适龄(15-6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说明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该市目前人口增长属于“高-低-高”模式.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城市的人口结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4.人类历史上出现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是因为( )
A. | 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 |
B. | 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自然灾害和战争爆发 | |
C. | 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不同 | |
D. | 农业和工业的出现 |
1.中国的人口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读“中国人口的增长模式图”和“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环境保护专家曲格平的著作,中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为7亿左右,从图中分析,这个时期大约是在20世纪60年代.尽管采取了较为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仍接近1%,每年出生人口达1300万左右.
(2)中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在1960年前后曾有大幅度波动.这与当时的环境因素有什么相关性?
(3)读“中国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图”,1953年5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15%左右,这与当时的什么社会环境条件有关?在1995年,25岁以下各年龄段人数明显减少,这与当时的什么社会环境条件有关?
(4)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从新中国成立前的“传统型”到基本转变为“现代型”仅用了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但不同地区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不尽相同.请结合下表资料(1994年部分省市区家庭人口、孩子数量、育龄妇女初婚年龄统计)谈谈体会.
(1)据环境保护专家曲格平的著作,中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为7亿左右,从图中分析,这个时期大约是在20世纪60年代.尽管采取了较为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仍接近1%,每年出生人口达1300万左右.
(2)中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在1960年前后曾有大幅度波动.这与当时的环境因素有什么相关性?
(3)读“中国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图”,1953年5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15%左右,这与当时的什么社会环境条件有关?在1995年,25岁以下各年龄段人数明显减少,这与当时的什么社会环境条件有关?
(4)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从新中国成立前的“传统型”到基本转变为“现代型”仅用了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但不同地区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不尽相同.请结合下表资料(1994年部分省市区家庭人口、孩子数量、育龄妇女初婚年龄统计)谈谈体会.
子女数量构成(%) | |||||
一孩 | 二孩 | 三孩 | 育龄妇女平 均年龄(岁) | 家庭平均人 口(人/户) | |
全国 | 62.75 | 27.75 | 9.50 | 22.73 | 3.89 |
上海 | 94.15 | 5.85 | 0.00 | 24.09 | 2.99 |
山东 | 75.49 | 19.91 | 4.60 | 24.32 | 3.60 |
陕西 | 58.31 | 32.45 | 9.24 | 22.41 | 3.96 |
广西 | 51.59 | 34.04 | 14.37 | 22.74 | 4.69 |
18.大量的流动人口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是( )
A. | 促进城市建设和市场繁荣 | B. | 活跃了铁路交通运输 | ||
C. | 有利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 D. | 对生态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
5.图中四国中,可能是巴基斯坦的是( )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15.形成该国家这种城乡人口结构的根本原因是( )
A. | 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 |
B. | 农村人口大量过剩,进入城市而造成的 | |
C. | 城市的地理位置优越 | |
D. |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
2.乙图是中国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 B. | ①③④② | C. | ①②④③ | D. | ①③②④ |
19.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20.印度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①人口老龄化严重 ②劳动力严重不足 ③人口增长过快 ④人口总量大.
①人口老龄化严重 ②劳动力严重不足 ③人口增长过快 ④人口总量大.
A. | ①② | B. | ①③ | C. | ③④ | D. | 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