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苎麻是中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是我国的国宝,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草”。中国的苎麻产量约占全世界苎麻产量的90%以上,产品大量供应国际市场。主要产品苎麻布的制作要由种麻、浸麻、剥麻、漂洗、绩麻、成线、绞团、梳麻、上桨、纺织等12道手工工序组成。由于苎麻胶质重,原料加工中成麻不规则,因此无法用机器大规模生产。苎麻加工过程中浸麻、漂洗等生产环节耗水甚多、污染较重。
(1)据左图推断适宜苎麻种植的自然条件。
(2)据右图分别说出1987年前后和2007年以后中国苎麻产量变化的情况,并简析主要原因。
【答案】(1)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主要分布在坡度较小的平原与低山丘陵;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
(2)1987年前后:产量达到历史最高峰。 原因: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改革开放后农民生产积极性高(劳动力丰富);国家政策支持。2007年以后:迅速下降。原因:市场需求量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保护压力增大。
【解析】
本题以苎麻的生产为背景,考查影响苎麻生产的区位因素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1)从左图可以看出,苎麻的主产区位于长江流域,这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主要分布在平原与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小,土壤深厚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2)读右图可知,1987年前后,苎麻的产量达到历史最高峰。 主要因为国内外市场对苎麻的需求量大;此时刚刚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农民生产积极性高,劳动力丰富;有国家政策支持。而2007年以后,苎麻的产量迅速下降。其原因是其他化纤产品的出现,市场对苎麻的需求量下降;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劳动力成本上升;苎麻加工过程中浸麻、漂洗等生产环节耗水甚多、污染较重,环境保护压力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