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阴山北麓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属阴山山地向蒙古高原过渡带,是典型的农牧业交错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200-400 mm,春季风沙和沙尘暴天气频发,风蚀沙化严重,被认为是京津冀地区最主要的风沙源。2011年该地区已被国家划定为草原生态功能区。近年来,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保留农作物残茬使地表积雪日数增加,有效的减少了该地区起沙活动。下图为某年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春季和秋季风沙流动路径示意图。

(1)简述起源于阴山北麓地区的风沙活动春季强于秋季的原因。

(2)说明在阴山北麓建草原生态功能区,京津冀是主要受益区的理由。

(3)分析积雪日数增加对减少风沙活动所发挥的作用。

(4) 为发挥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的作用,提高区内植被覆盖率,避免草原进一步退化、沙化,在植被种类选用方面有人提出建议:

甲:培育与种植本地原生草类植物及灌木树种为主。

乙:积极引进与种植国外多汁牧草及乔木树种为主。

在上述两条建议中大多数人赞同甲,请你为赞同甲建议方提供支持说明。

【答案】(1)春季土壤解冻后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地表裸露;春季地面升温迅速,容易出现低压天气,形成大风和上升气流把地面沙尘卷起。

(2)起源于该功能区的风沙主要输往东部和东南部地区;京津冀地区位于该功能区东南面,距离该功能区较近,受风沙影响大;在该功能区防风固沙可有效减少功能区沙源,减轻或避免沙尘暴对下风向区域的影响;利于维系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生产生活。(任答3点)

(3)积雪日数增加推迟了地表裸露的时间,使地表升温滞后,推迟了土地解冻和土壤中水分的增发,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量,减轻土壤疏松度,减少沙尘天气的发生。

(4)培育与种植本地原生草类植物及灌木树种,成活率高,繁殖力强;减少水资源消耗。而乙反之。

【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风沙活动的知识点。考点涉及到了该农牧交错带春季风沙活动多的原因分析,该地建草原生态区对京津冀的影响,积雪日数增多对该地风沙活动的影响,建设生态区时植被类型的选择等,四个问题都是围绕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及防治措施。因此要迁移中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发生和防治知识点,围绕风沙产生的条件核心知识点进行解答。

1)此题解答从风沙产生的条件分析,如土壤、植被、气流运动等,与秋季相比,春季气温回升,土壤解冻后疏松;春季较少,植被覆盖率低,地表裸露;春季气温回升,地面升温迅速,气流上升,容易出现低压天气,形成大风和上升气流把地面沙尘卷起,因此春季风沙活动强于秋季。

2)本题解答主要从京津冀和草原生态功能区的位置关系和对京津冀的生态防护功能方面回答。根据材料,该地区被认为是京津冀地区最主要的风沙源说明对京津地区影响较大,因此该草原生态区建设可有效减少功能区沙源,减轻或避免沙尘暴对下风向区域的影响,利于维系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生产生活。

3)积雪日数增加对减少风沙活动的原因主要是对土壤温度、土壤的疏松度和干燥度的影响。积雪日数增加主要是推迟地表裸露的时间,使地表升温减慢,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量,减轻土壤疏松度,减少沙尘天气的发生。

4)本题回答主要对比甲乙所选树种的差异,从树木的成活率和对水资源的消耗上进行分析。本地原生草类植物及灌木树种,成活率高,繁殖力强;减少水资源消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