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大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开始向郊外转移,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外,在郊外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和新城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下表给出了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比较。
项目 国家 | 1970年 | 1992年 | ||
城市人口比重(%) | 人均GDP(美元) | 城市人口比重(%) | 人均GDP(美元) | |
埃塞俄比亚 | 9 | 69 | 13 | 114 |
韩国 | 41 | 282 | 74 | 6777 |
英国 | 89 | 1912 | 89 | 15625 |
美国 | 74 | 4861 | 76 | 23180 |
日本 | 71 | 1946 | 77 | 29486 |
(1)资料中叙述的现象在表中的__________(国家)最明显,人们称为逆城市化现象,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表格回答:纵观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_________发展水平,但也可能对该地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
(3)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经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新兴小城镇,有如下四种模式可供选择,适宜的模式是(______)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英国 大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城市与郊区之间交通发达;郊区与城市相比,生态环境好。 经济 B
【解析】
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表现为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最早出现在英国。
(1)从题干可知,“一些国家大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开始向郊外转移,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外,在郊外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和新城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题干所述内容为逆城市化,1970、1992年英国城市化水平相等,逆城市化首先在英国出现,其主要原因是大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基础设施老化;城市与郊区之间交通发达,交通便利;郊区与城市相比,生态环境较好,基础设施完善。
(2)城市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但也随之出现很多问题,如污染加剧、交通拥堵、失业增加、社会秩序混乱等。
(3)读图可知,图中①、④为团块式,城市集中连片发展,容易产生环境问题;而②和③为组团式,类似于在大城市周围出现新城和卫星城,分散大城市职能,利于环境保护,所以珠三角应该选择组团式,故该题选B。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菲尔德斯半岛面积约为40平方千米,作为乔治王岛上最大的无冰区,是进行南极科学研究的理想场所。半岛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33天,地层主要由玄武岩、火山碎屑岩等组成。菲尔德斯半岛是南极生物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下图为我国某次南极科考土壤样品采样点简图,下表为长城站的气候资料。
季节 | 季平均气温(℃) | 季平均降水(mm) |
春季 | -2.6 | 119.5 |
夏季 | 1.0 | 136.1 |
秋季 | -1.5 | 169.8 |
冬季 | -5.8 | 120.8 |
(1)菲尔德斯半岛是南极洲最湿润的地区,试分析原因。
(2)各采样点的地表均有一层棱角状砾石平铺在土壤的表面,称之为“漠境砾冥”。请推测漠境砾冥的形成过程。
(3)菲尔德斯半岛上几乎见不到植食性或杂食性鸟类,而全为肉食性鸟类,试分析原因。
(4)有人建议将菲尔德斯半岛建设成南极旅游的目的地.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