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单位:mm)
材料二 下图为甲地区“种植业播种面积变化图”和“种植业产值结构变化图”(其中a代表1996年,b代表2006年)。
(1)说出材料一所示区域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2)材料一中A地降水总量________毫米,B地降水总量________毫米,试分析形成B地降水状况的原因。
(3)下图中气候资料图与材料一中区域相符的是________,试从气候方面分析该区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4)阅读材料二,分析2006年与1996年相比,该区域农业结构有什么变化?促使这一变化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5)甲地区进行的农业结构调整具有哪些积极意义?
(6)分析材料一中的乙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以及该问题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1)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2)低于500 高于700 东南季风越过渤海,水汽含量增加;地处山地迎风坡,气流被迫抬升。
(3)C 有利条件:热量充足,雨热同期;限制性因素:降水分配不均,多旱涝灾害。
(4)变化: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了,产值下降了;蔬菜种植面积扩大了,产值增加了;蔬菜在农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主要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市场的扩大。
(5)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种植蔬菜需要大量劳动力,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有利于社会安定。
(6)乙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产降低;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沉积使下游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悬河”,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农业区位因素相关知识。
(1)根据等值线可以判断,该区域最大降水量大于800mm位于东南部,最小降水量小于500mm在西北部。故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2)A地位于500mm闭合曲线内部。根据“高于高值,低于低值”原则,此闭合曲线为低值曲线,故A地降水量小于500mm大于400mm。根据B地附近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可以得知,该地降水量大于700m,小于800mm。B地附近出现降水量的高峰值,这可能是因为该处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地形雨丰富。
(3)图1区域为温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与C图类似。A为地中海气候,B为温带海洋气候,D为温带大陆气候。气候主要分析热量、降水、光照等方面。该地属于华北地区,有利条件有:热量充足,雨热同期;限制性因素有:降水分配不均,多旱涝灾害。
(4)通过读图可知,种植面积上来看,1996年粮食作物占比40%,经济作物占比30%,蔬菜占比30%。2006年粮食占比30%,经济作物占比30%,蔬菜占比40%。证明蔬菜播种面积增加。从产值结构来看,1996年粮食占比30%,经济作物占比接近40%,蔬菜占比接近40%。2006年粮食占比20%,经济作物占比30%,蔬菜占比50%,蔬菜的产值明显提高。这证明蔬菜在种植业中占主导地位。由于蔬菜是一种时鲜业产品,且主要供应城市地区,因此证明该地随着经济的发展保鲜盒运输技术在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化率提高了,导致市场变大。
(5)农业结构的调整中蔬菜的占比不断提高,由于蔬菜的价格较粮食更高,因此农民的收入会提高,地方经济会得到发展,由于蔬菜种植需要大量劳动力,因此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得到了解决,就业率不断提高。
(6)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乙地区位于黄土高原附近,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会导致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产量降低。同时流失的土壤进入河道,会使河床太高,河流成为地上河,洪涝灾害频发等。致使整个流域的环境出现连锁恶化反应。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