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近年来,贵州希望借鉴瑞士的发展经验,促进贵州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读瑞士和贵州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瑞士和我国贵州省简介:瑞士位于欧洲中部,雄伟的阿尔卑斯山横亘全国,被誉为“欧洲屋脊”。瑞士风景优美,湖泊众多,旅游开发成熟。德意志人、意大利人和法兰西人构成了瑞士的不同文化区域。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该地以出产烟、酒、茶以及中药材而驰名全国。
材料二:瑞士简图和能源消费结构
材料三:贵州省简图和能源消费结构
材料四:瑞士与贵州省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比较
(1)瑞士是欧洲重要的滑雪胜地,分析该国发展滑雪运动的优势。
(2)概括瑞士和贵州省的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瑞士已经决定逐步关闭境内的核电厂,你认为瑞士应该用什么能源替代核电,请简述理由。
(3)归纳瑞士和贵州省产业结构的特点,并分析当地发展上述主导产业的原因。
(4)结合贵州省的特色,从因地制宜、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等角度对贵州省提出产业优化的措施。
【答案】(1)地理位置:瑞士位于欧洲中部的枢纽地带,到欧洲主要国家都非常便捷;
自然条件:阿尔卑斯山横亘瑞士境内,海拔高,相对高差大;处于西风带控制下,从海上携带大量水汽,受地形抬升作用,在阿尔卑斯山区形成大量降雪;阿尔卑斯山区为高原山地气候,气温较低,有些地区积雪终年不化,适宜开展滑雪等活动。(至少答二点)
社会经济条件:瑞士经济发达,旅游配套设施完善。
(2)瑞士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清洁、可再生能源为主;贵州省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瑞士可以发展太阳能和风能来替代核能发电。
理由是:清洁能源,无污染;瑞士多高山高原,太阳能和风能资源相对丰富;瑞士科技力量雄厚,太阳能和风能设备技术先进,有发展优势。(至少答二点)
(3)瑞士的产业结构特点: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以高级制成品为主;
原因瑞士面积狭小,地处内陆,资源与能源匮乏,因此借助高素质的人口发展高利润的工业制成品和生物医药产业;瑞士环境优美,旅游设施完善,社会稳定,金融业历史悠久,发展金融、旅游等第三产业有利于保护环境,带来巨额收入。
贵州省的产业结构特点: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但第一产业偏高;第二产业以能源、冶炼、化工等重化工业为主。
原因贵州拥有丰富的煤炭和水力资源以及多种矿产资源,为冶金、化工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复杂多样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4)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改良技术,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积极发展水电站,提高水电比重,降低对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集约化发展冶金、化工等工业,积极防治污染;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发展;大力发展中药材的种植、加工产业,形成产业链,扩大集聚效应和优势度。
【解析】
(1)滑雪运动优势分析从滑雪的自然条件和滑雪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两个角度分析。瑞士滑雪运动主要在阿尔卑斯山区开展,故自然条件优势是阿尔卑斯山横亘瑞士境内,海拔高,相对高差大;同时盛行西风带来丰沛水汽,地形抬升形成丰富降雪;在高山地区气温较低,有些地区积雪终年不化,适宜开展滑雪等活动。社会经济条件从滑雪市场需求和配套基础设施两个角度,瑞士位于欧洲中部的枢纽地带,到欧洲主要国家都非常便捷,游客多;瑞士经济发达,旅游配套设施完善。
(2)根据瑞士的能源消费结构图,瑞士能源以水电为主,其次是核电。故瑞士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清洁、可再生能源为主。根据贵州省能源消费结构图,贵州以煤炭为主,有少部分水电。开发新能源代替核电,可以开发的新能源主要有太阳能和风能。
替代核电的理由从太阳能、风能的优势及开发的可行性两个角度说明。瑞士多高山高原,太阳能和风能资源相对丰富且太阳能、风能清洁、无污染;瑞士科技力量雄厚,太阳能和风能设备技术先进,有发展优势。
(3)根据材料四表格信息,瑞士产业结构特点是第一产业比重低,二、三产业为主,主导产业有精密仪器设备制造和生物医药等高级制成品。瑞士该产业发展的原因是瑞士面积狭小,第一产业比重低;地处内陆,资源与能源匮乏,因此借助高素质的人口发展高利润的工业制成品和生物医药产业;瑞士环境优美,旅游设施完善,社会稳定,金融业历史悠久,发展金融、旅游等第三产业有利于保护环境,带来巨额收入。
贵州省的产业结构特点是也是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但第一产业偏高;主导工业部门有能源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和化学工业等重工业。贵州省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拥有丰富的煤炭和水力资源以及多种矿产资源;同时贵州省复杂多样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有利于发展旅游业,故第三产业比重大。
(4)结合贵州省的现有产业结构特点,在资源利用方面注重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改良技术,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积极发展水电站,提高水电比重,降低对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在产业优化方面结合贵州省的产业特色集约化发展冶金、化工等工业,积极防治污染;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发展;大力发展中药材的种植、加工产业,形成产业链,扩大集聚效应和优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