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环境保护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环境保护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完成下列各题。


1.当前传统的塑料包装被纸包装所代替,下述观点是对其原因的说明,其中正确的是


  1. A.
    纸包装比塑料包装便宜
  2. B.
    纸包装比塑料包装美观便宜
  3. C.
    纸的主要成分是天然植物纤维素,容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
  4. D.
    纸包装比塑料包装轻便

2.实现汽油无铅化是保护环境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我国禁止使用含铅汽油,主要原因


  1. A.
    降低汽油成本
  2. B.
    节约铅金属
  3. C.
    避免铅污染大气
  4. D.
    含铅汽油燃烧效率低

3.根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车用汽油醇已于2001年6月开始在河南、吉林、黑龙江三省定点使用,为全国使用汽油醇这一战略措施积累了经验。车用汽油醇是使用小麦、玉米等原料生产的变性乙醇和汽油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新型燃料,是国际公认的清洁燃料。我国之所以率先在上述三省试用乙醇汽油,主要考虑这三省是


  1. A.
    农业大省
  2. B.
    小麦、玉米生产基地且产粮较多
  3. C.
    汽油拥有量大
  4. D.
    人口众多
1. C
2. C
3. B
本题考查环境保护。
1.塑料包装主要是由于塑料为难降解物质,环境污染大,而纸质包装利于生物分解,故利于环境保护。
2.含铅汽油主要导致重金属污染严重,故选C项。
3.结合材料乙醇汽油生产的原料是小麦、玉米,而河南、吉林、黑龙江为我国小麦和玉米的主要产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能源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能源问题不仅仅是能源本身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生态保护的问题,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问题,是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发展,如何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示意的是该区域       (一月或七月)等温线分布状况。图中P点与Q点的距离约为          千米,沿线的自然植被以                         为主。

(2)P点至Q点的地形剖面与甲、乙两示意图中的哪一幅基本相符?简要说明理由。

(3)该区域所在国家丰富的能源资源外运选择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比较这种运输方式与铁路运输相比的优势。

材料一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关于使用“石油”的记载。唐代段成式(?_863)《酉阳杂俎》云:“高奴县出脂水,水腻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燃灯极明。”沈括(1031--1095)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廓、延境内(今陕西)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以为墨,墨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4)根据材料一,指出石油在唐宋时期已经有哪些应用?

(5)建国以来,中国大力发展能源建设,石油工业取得了突出成就。请列出中国改革开放前石油工业的巨大成就,并说明其重大历史意义。

(6)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以后石油“大行于世”的原因。指出石油的广泛使用对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及增速图

  材料三  中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的世界排位表:

土地面积

耕地面积

草地面积

森林面积

淡水面积

45种矿产资源

110位

126位

76位

107位

55位

80位

中国资源利用情况:

能源利用率

每吨煤实

现GDP

矿产资源

回收率

单位产值能耗

机动车耗油

工业用水

重复利率

比发达国家低10%

世界平均水

平的30%

比国外先进

水平低20%

世界平均

水平的两倍

比欧洲高25%

比日本高20%

比国外低

15%—25%

材料四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按照中央要求,2007年节能降耗减排目标仍然是单位GDP能耗降低4%,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2%。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

   (7)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什么经济问题?

(8)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合理利用资源和节约资源?

(9)根据材料四,从国家职能的角度,说明国家在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