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中国的崛起改变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同时中国经济地域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材料二 在20世纪80年代,90%以上的外商直接投资分布在沿海地区。在90年代,这个指标略有改善,但基本状况并没有明显变化。截止到2002年底,外商在华累计投资中,在86%的资金投在东部沿海地区,仅有14%的资金投向中西部。
简述1980~2003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和外资直接投资累计量占世界比重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根据材料,分析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落后的主要原因。
2008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三角积极推进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简述“双转移”对安徽的影响。
【小题1】相同点:都处于持续增长的状况。不同点:1992年前中国进出口量比重大于外资在中国的投资量比重,1992年后情况相反;外资直接投资在90年代增长较快,进出口总额则是在近年来的增长较快。(6分)
【小题2】(2)①政策因素。中西部改革开放的时间较晚。②地理位置。沿海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对加工贸易型外商投资企业很理想。③自然条件。中西部的自然条件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西部,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发展经济的条件远远差于东部地区。④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通讯设施落后,城市环境差,对外资的吸引力较弱。⑤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中西部以资源型产业、重化工业和大型企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使中西部地区对外商缺乏吸引力,是中、西部吸引外资较少的一个重要原因。(12分)
【小题3】①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②加快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③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④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⑤促进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为当地带来更多的发展资金和技术;⑥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任意3点得6分,合理即可得分)。
解析:
【小题1】从材料一的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进出口总额和外资直接投资累计量占世界比重都在持续增长。由于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使得我国外资直接投资明显增加了,增长速度加快了,比重也超过了进出口总额。。
【小题2】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先从东部开始,所以中西部地区明显落后于东部,加上地理位置不如东部优越,自然条件较差,对外资的吸引力较弱。而在产业结构上中西部以资源型产业、重化工业和大型企业为主,使中西部地区对外商缺乏吸引力。
【小题3】安徽属于中部地区,“双转移”有利于优化安徽的经济结构,促进其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同时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也促进了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但是同时也会给当地带来一些环境问题。
中国的崛起改变了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同时中国经济地域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依据提供的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
材料一: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现行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
材料二:中国“新三大地带”示意图14和2003年新三大地带基本情况表
2003年中国“新三大地带”的基本情况表
地带 | 面积 | 人口 | 地区生产总值 | 人均地区 生产总值(元/人) | |||
数值 (万km2) | 比重 (﹪) | 数值 (万) | 比重 (﹪) | 数值 (万km2) | 比重 (﹪) | ||
各省区合计 | 960 | 100.0 | 126050.0 | 100.0 | 135539.1 | 100.0 | 10753 |
东北及东部沿海 | 170.43 | 17.8 | 54113.4 | 42.9 | 86236.0 | 63.6 | 15936 |
中部及近西部 | 312.69 | 32.6 | 66915.9 | 53.1 | 44700.4 | 33.0 | 6680 |
远西部 | 478.26 | 49.8 | 5020.7 | 4.0 | 4602.7 | 3.4 | 9168 |
(2)分析材料二表格中数据,简述远西部地带的主要区域特点。(4分)
(3)列表比较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与远西部地带的自然地理特征。(6分)
| 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 | 远西部地带 |
主要地形类型 | | |
主要气候类型 | | |
主要植被类型 | | |
主要土壤类型 | 红壤、黄壤、黑土等 | 荒漠土等 |
中国的崛起改变了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同时中国经济地域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依据提供的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
材料一: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现行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
材料二:中国“新三大地带”示意图14和2003年新三大地带基本情况表
2003年中国“新三大地带”的基本情况表
地带 |
面积 |
人口 |
地区生产总值 |
人均地区 生产总值(元/人) |
|||
数值 (万km2) |
比重 (﹪) |
数值 (万) |
比重 (﹪) |
数值 (万km2) |
比重 (﹪) |
||
各省区合计 |
960 |
100.0 |
126050.0 |
100.0 |
135539.1 |
100.0 |
10753 |
东北及东部沿海 |
170.43 |
17.8 |
54113.4 |
42.9 |
86236.0 |
63.6 |
15936 |
中部及近西部 |
312.69 |
32.6 |
66915.9 |
53.1 |
44700.4 |
33.0 |
6680 |
远西部 |
478.26 |
49.8 |
5020.7 |
4.0 |
4602.7 |
3.4 |
9168 |
(1)写出①②两省区的简称:①为__________,②为____________。(2分)
(2)分析材料二表格中数据,简述远西部地带的主要区域特点。(4分)
(3)列表比较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与远西部地带的自然地理特征。(6分)
|
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 |
远西部地带 |
主要地形类型 |
|
|
主要气候类型 |
|
|
主要植被类型 |
|
|
主要土壤类型 |
红壤、黄壤、黑土等 |
荒漠土等 |
中国的崛起改变了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同时中国经济地域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
材料一:见图18
材料二:见图19
材料三:见下表2
表2 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基本情况(2004年)
城市群 | 土地面积(万Km2) | 人口(万) | 非农业人口比重(%) | 生产总值(GDP,亿元) | 人均GDP(元) | 经济密度 (亿元/Km2) | 产业结构比 | 进出口总额/GDP |
长江三角洲 | 10.02 | 7571 | 44 | 28775 | 35040 | 2871 | 4.6:55.9:39.5 | 1.13 |
珠江三角洲 | 2.2 | 2624 | 50 | 13572 | 42499 | 6155 | 4.4:53.3:42.3 | 2.04 |
材料四:见图20
(1)1980年至2003年期间,我国进出口总额和外资直接投资累计量占世界比重均呈现出明显_____趋势;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增长要明显______人口指数增长,表明我国____________发展和控制____________增长的成效显著。
(2)简述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是。
(3)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36876亿元。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个地区面积和GDP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 ______、______。
(4)简述上海市和广州市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5)比较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