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我国干旱区某区域近30多年胡杨大量死亡,沙化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加强。下图显示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及地下水埋深的变化。
分析该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此类地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措施。
原因: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地下) 水资源,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主要措施:节约水资源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发展节水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 ;跨区域调水,增加水资源供给。
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及水资源短缺的解决措施。胡杨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区,近30年地区生产总值不断上升,过量使用水资源,尤其是地下水资源,导致胡杨大量死亡,沙化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解决缺水问题主要是两大方面的措施:开源和节流。
下表表示浙江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划分为25个方 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82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类型。读表,完成9~10题。 1:湖泊 2:居民地 3:耕地 4:农家乐 9. 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 A. 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B.湖泊水质日渐变差 C. 耕地面积大量减小 D.居民区分布区域集中 10. 为保护该地湖泊环境,当前应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A. 实施退耕还湖,提高湖水的自净能力 B. 改进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 C. 合理规划农家乐,整治旅游活动的排污 D.严格控制居民地的污染直接排放到湖泊 |
下表为我国位于同一地形区上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及该地区一月等温线图(如图) 。读资料,回答23~25题。 23. 就自然条件而言,下列产业中在甲地发展区位优势最明显的是( ) A. 甘蔗 B. 鲜花 C. 橡胶 D. 油菜 24. 甲、乙两地冬季气温及雨日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 A. 甲地受暖锋影响的时间比乙地长 B. 甲地受暖锋锋面控制,乙地受冷锋锋面控制 C. 甲地受暖气团影响,乙地受冷气团和锋面控制 D. 甲、乙地分别受来自高纬、低讳的海洋气团控制 25. 甲、乙两地农业发展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水资源短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两地地质状况特殊,河流径流量少 B. 工业发达,工业用水比例过大 C. 两地为半湿润地区,河流径流量少 D. 水污染严重,农业用水受到限制 |
A. | ①处布局高级住宅区 | B. | ②处大型港口仓储区 | ||
C. | ③处为城市外迁的水泥厂 | D. | ④处沿江商业区 |
A. | 有序性和普遍性 | B. | 复杂性和整体性 | C. | 有序性和重复性 | D. | 整体性和重复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