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读图1(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一体化经济发展空间分布简图)和图2(武汉部份大学分布示意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武汉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数量超过100万人,在校大学生数量在世界城市中排前列,2009年武汉东湖开发区被列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1)C为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请分析该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2)分析大学在武汉集聚的社会经济因素.
(3)武汉的高校林立、在校大学生数量庞大,对武汉城市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分析 (1)城市区位条件分析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个城市刚刚诞生时,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到这一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和限制了它的发展,因此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发展变化来分析.
(2)大学在武汉集聚的社会经济因素,我们可以借鉴工业集聚的原因进行分析.
(3)武汉的高校林立、在校大学生数量庞大导致高校的技术与人才集聚,促进了武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学生集中在武汉市,增加城市人口数量,扩大城市规模;促进城市消费,拉动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解答 解:(1)武汉形成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自然因素:位于汉江与长江干流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地处江汉平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社会经济因素:京广铁路、高速公路、长江水运等水陆交通便利;武汉市是湖北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等.
(2)大学在武汉集聚的社会经济因素为(各高校空间位置接近,)优势互补,学科互补,便于联合办学(培养复合型人才);利于学校间人才与信息的交流,提高学校创新能力;共享基础设施,节约办学成本.
(3)武汉的高校林立、在校大学生数量庞大,对武汉城市发展起的作用为高校的技术与人才集聚,促进了武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百万学生集中在武汉市,)增加城市人口数量,扩大城市规模;促进城市消费,拉动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故答案为:(1)位于汉江与长江干流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地处江汉平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京广铁路、高速公路、长江水运等水陆交通便利;武汉市是湖北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各高校空间位置接近,)优势互补,学科互补,便于联合办学(培养复合型人才);利于学校间人才与信息的交流,提高学校创新能力;共享基础设施,节约办学成本.
(3)高校的技术与人才集聚,促进了武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百万学生集中在武汉市,)增加城市人口数量,扩大城市规模;促进城市消费,拉动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大学在武汉集聚的社会经济因素及作用,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A. | 水稻种植区 | B. | 热带经济作物区 | C. | 园艺区 | D. | 大豆区 |
A. | 水稻分布在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地 | |
B. | 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 | |
C. | 茶叶分布在东北部 | |
D. | 黄麻分布在恒河中上游 |
A. | 雨热同期 | B. | 地形平坦 | C. | 政策优惠条件好 | D. | 劳动力充足 |
①洪涝 ②暴风雪 ③地震 ④病虫害.
A. | ①③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