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河南省平顶山新乡许昌2016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植被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即:叶面积指数=叶片总面积/土地面积。在我国,大致以100°E为界,东部大部分地区的植被叶面积指数大于西部。读我国30°N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造成100°E以东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最主要因素是

A土壤 B降水 C冰川 D海拔

2在我国30°N附近地区,100°E以西叶面积指数较小,发展农业遇到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A光照 B水分 C热量 D土壤

3与100°E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最符合的是

A从新疆向东依次出现的沙漠,草原和枫叶

B由刚果盆地向北到地中海沿岸依次出现的自然植被

C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景观

D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点点绿洲

【答案】

【1】B

2C

3A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我国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特点,100°E以东地区降水多于以西地区,植被覆盖率高于西部,所以植被叶面指数大于西部。故选B。

2该题主要考查利用经纬线进行区域定位,30°N以北,100°E以西地区为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是限制农业生产的因素。故选C

3我国100°E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所反映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而从新疆出发向东旅行依次看到沙漠,草原和枫叶,也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由刚果盆地向北到地中海沿岸依次看到的自然植被是因热量不同造成的,属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攀登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美丽景致是因水热不同所引起的,属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绿洲是因冰雪融水所形成,属于非地带性规律。故选A。

考点:地域分异规律,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