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地提高能够( )
A. 减少河流含沙量 B. 减少降水变率 C. 增加降水量 D. 加大河流径流量
【2】第5次降水量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 )
①强度大 ②历史长 ③下渗少 ④植被截留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3】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
A. 植被覆盖坡面 B. 河床 C. 河谷 D. 裸露坡面
【答案】
【1】 A
【2】 B
【3】 A
【解析】
本题组以汾川河流域降水后水文特征的变化为载体,考查植被对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植被覆盖率高,保持水土能力强,可以减少河水含沙量;我国降水变率的大小与植被覆盖率无关;植被覆盖率提高能够提高区域降水量,但提高幅度不大;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高,河流径流量会有所减小。据此分析选A。
【2】第5次降水,时间较短,但降水量在几次降水中接近降水最多的第3次,降水强度大,①对;第5次只有两天,历时不长,②错;前面连续的几次降水,导致地下水含量增加,达到饱和,下渗减少,大量降水以地表径流形势汇入河流,形成洪峰,③对;植被对径流汇聚的作用每次降水都相同,④错。据此分析选B。
【3】河流形成洪峰冲刷河床和沟谷的泥沙,能够提高河流含沙量。第5次降水形成洪峰,但含沙量小,说明河床和沟谷的含沙量较小;裸露坡面植被覆盖率低,每次降水都会出现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前5次降水河流含沙量都比较小,说明该流域裸露坡面少;经过连续的多次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把植被覆盖坡面植株之间的堆积物冲走,导致土壤裸露,第6次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冲刷这些土壤,引起水土流失,增加河流的含沙量,据此分析选A。
森林的生态效益
①调节气候。
浓密的林冠阻挡太阳辐射,使林内呈现巨大的温室效应。与无林地相比,冬暖夏凉、夜暖昼凉,温差较小,有利于林下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在生长季节,森林强大的蒸腾作用有助于消耗热能而使温度下降;空气湿度的增加,则易形成雾淞、露、霜等水平降水;同时对垂直降水也有一定影响。
②涵蓄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森林的覆盖、截留降水作用,使土壤免于雨水溅击和地面径流的冲刷。而降水渗透到地下,变成缓慢的地下径流,既有利于削弱洪峰水量,又利于森林水分、土壤的保存。
③减少旱灾、洪灾、虫灾等自然灾害。
夏季森林使地面温度降低,空气垂直温差变化减少,上升气流速度减弱,因而还可削弱形成雹灾的条件。
④改良土壤。
枯枝落叶层经微生物分解变为有机质而增加了土壤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