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3.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乙两地不可能同时看到日出 | |
B. | 甲、乙两地昼夜长短总是相同 | |
C. | 甲、乙两地使用相同的区时 | |
D. | 甲、乙两地当晚观看的星空景象相同 |
分析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解答 解:6月22日,当太阳同时位于北半球甲、乙两地上中天(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时,可以判断甲、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在春、秋二分时可以同时看到日出;两地使用相同的区时;根据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可以算出甲的纬度为53°26′N,乙地的纬度为77°26′N,两地只有在春、秋二分时昼夜长短相同;两地当晚观看的星空景象是不同的.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8.考察船到达B地时,其与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
A. | 550千米 | B. | 1100千米 | C. | 2330千米 | D. | 4660千米 |
13.图中反映出北京地区城市化的标志为( )
A. | 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 B. | 城市用地面积增加 | ||
C. | 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 D. | 城市人口密度增加 |
8.此时北京时间是( )
A. | (m+1)日8时 | B. | (m-1)日8时 | C. | (m+1)日2时 | D. | (m-1)日2时 |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①②③④⑤ | |
B. | 图中褶皱和断层是同时形成的 | |
C. | 先形成断层,后发生②处的岩浆侵入活动 | |
D. | 华北平原与M地形成原因相同 |
12.设O点的纬度β,北半球夏半年时,L2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A. | 120°-β | B. | β-30° | C. | 2β-90° | D. | 180°-2β |
13.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
A. | 城市用地规模 | B. | 城市数量 | C. | 城市人口 | D. | 城市人口比重 |